首页 > 历史军事 > 阿根廷帝国崛起 > 第371章 萨尔塔省和直升机

第371章 萨尔塔省和直升机(2/2)

目录

很快,比尔就将这一套组合拳运用到银行,矿产,电力,交通基础设施如铁路和公路,供水等垄断性行业,成功整合了萨尔塔省的公共资源,提高了征税效率,避免重复建设,筹集到了大量的工业化资源。

特别是进入1963年后,经济活力迅速升高,配合激进的土地改革,有效打击了原先的地方垄断势力,迫使他们进入其他行业,保证了更多的资源可以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来。

在圣赫塞的授意下,趁玻利维亚军事政变之机,比尔配合边防军和猎鹰局情报特工,把退役军人改头换面成武装员工,秘密北上圣克鲁斯省,配合阿尔弗雷德行动。

帮助接管控制圣克鲁斯省的天然气田等资产,政变成功后,与新圣克鲁斯省高官阿尔弗雷德·奥万多联合成立圣克鲁斯天然气开发公司,成为第一家进入玻利维亚天然气工业的外资公司。

雷霆矿业也因此突破玻利维亚总统府的条约限制,全面进入圣克鲁斯省矿业市场。

而随着莫拉多镇的矿业开发进程也越来越快,雷霆矿业也开始分散经营,而莫拉多镇可开发的矿产资源足够多,比尔很快制定了新的高原开发策略,接管部分资源,成立省属莫拉多矿业公司。

莫拉多矿业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雷霆矿业,萨尔塔矿业集团的第三大矿业公司,由前猎鹰局成员,萨尔塔省的经济部部长安赫尔·卡雷尼奥兼任总裁。

利用情报网络直接参与商业竞争,这正是科恩财团的拿手好戏。

科恩财团在微小的时候就建立了猎鹰情报局,现在很多跨国公司也会利用情报网络进行发展,打击竞争对手。

《科恰班巴条约》签订时,比尔作为谈判代表团副团长参与条约签订,争取到了新经济特区大量有利于阿根廷的条款。

有一个条约规定,拉巴斯省也被列入阿波经济合作区范围,玻利维亚东西两大省的合作范围继续扩大。

阿根廷军工产品也因此大量进入玻利维亚的核心区---拉巴斯省,萨尔塔省因此成为联合玻利维亚最重要的核心,地位进一步提高。

波托西省,塔里哈省,丘基萨卡省,奥鲁罗省南部四省本身就是被阿根廷渗透最严重的省,自此玻利维亚彻底开放了对阿根廷的门户,成为阿根廷的经济附庸。

比尔目前仍然是猎鹰局玻利维亚分部负责人,担任渗透玻利维亚,发展关系的重任,最近几年两国关系密切,与比尔的工作有很大关系。

对于萨尔塔省的发展,科恩内阁极为看重,圣赫塞也多次前往这里,与比尔见面,谈讨地方发展事宜,帮助稳定地方反对势力。

比尔在阿根廷央行的支持下,成立安第斯发展银行,为巴拉圭和玻利维亚发放建设贷款,利用萨尔塔-玻利维亚天然气管道项目进行债务捆绑,同时推动收购玻利维亚的各种资产,形成债务陷阱。

为巴拉圭总统斯特罗斯纳提供秘密账户,换取其对安第斯发展银行跨境扩张的武装护航。

向玻利维亚文官和军官高层发放顾问费,默许其在萨尔塔省洗钱。

由阿根廷西北银行幕后控制,在巴拿马注册安第斯能源控股公司,用于接收玻利维亚抵债资产,规避主权追索。

萨尔塔省的银行体系组建的比较完善,从国家银行到农村信用社,再到萨尔塔省银行更名而来的阿根廷西北银行,比尔迅速组建了萨尔塔省的银行体系。

西北银行集中省内储蓄和内阁拨款,集中管理省内所有公共资金,独家代理阿根廷央行在萨尔塔省的再贴现业务,为安第斯发展银行提供弹药,同时通过控股地方银行控制基层资金流,成为省级金融中枢,直接受萨尔塔省财政部控制。

阿根廷西北银行迅速崛起,成为阿根廷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发展最快的银行,在邻国巴拉圭查科地区、玻利维亚塔里哈省开设分行。

西北银行还在伦敦开设了分行,通过做空英镑获利2000万美金。

萨尔塔省本地还有城市三大商业银行胡胡伊银行,奥兰银行,萨尔塔银行,也开始了异地扩张。

比尔将分散的农村信用社合并为萨尔塔农业合作银行,这成为阿根廷目前唯一一家农业合作银行,资金定向用于农机采购和农产品出口预付款,为农民服务,与国家农业银行形成竞争。

比尔将出任查科省一把手的消息也已经确定,目前还在两国关系继续升温的关键时期,调动到临近省份有利于保持,不然比尔很大概率会出任拉潘帕省或者布省的一把手。

萨尔塔省的经济和整合证明了比尔的能力,反而是查科省作为省份合并计划的第二个省,整体发展效果不如萨尔塔省,除了环境底子问题外,文官团队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当然,查科省形势更加复杂,甚至有亡命之徒躲藏在这里,人员情况特殊,整合难度更高,特别是吸纳了大量的巴西新移民以后。

多民族混居,还有邻国的武装团体渗透都成为影响查科省经济发展的因素。

萨尔塔省和胡胡伊省合并数年来,省级机构精简40%,非必要财政支出减少1.3亿美金,原来的两省交界地带卡法亚特山谷经济增速超过本省平均增速。

科恩财团最重要的几个公司,如雷霆矿业,安第斯烟草等公司的总部均位于这里,还是前往玻利维亚的重要跳板。

作为合并第一省,萨尔塔省在内阁批复后6个月内完成机构撤并,避免拖延引发的利益集团反弹,合并后内阁专项拨款修建卡法亚特山谷跨境铁路,直接刺激当地就业率提升。

萨尔塔省的成功证明,行政区划的合并不是简单的版图扩张,而是通过重组地方资源分配,重构新的中央-地方契约,利用经济发展带来的增量红利去覆盖改革成本的系统工程。

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区域经济重组模式,为后续的省份合并建立了样本。

后续的查科省合并,图库曼省合并,科连特斯省合并均沿用萨尔塔模式,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良好效果,经济实现了快速整合发展。

……

阿根廷现役风洞达到13座,其中有7座由圣马丁飞机控制,主要用于直升机,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的研发和设计。

阿根廷从低速风洞,亚音速风洞,跨音速风洞,普通超音速风洞,连续式风洞,脉冲式风洞,阿根廷已经全面建设成风洞集群。

阿根廷光是在风洞就投入超过1500万美金,其中1000万美金由圣马丁飞机投入。

圣马丁飞机自研柔壁喷管技术,比进口法国同类设备成本降低75%,布兰卡特钢提供特种钢,材料成本仅为国际市场的1/3。

风洞收缩段陶瓷涂层由布兰卡陶器厂生产,比进口设备便宜。

拉潘帕省作为阿根廷电力设施最发达的省,电力成本也是最低的,风洞使用廉价工业电力,成本大大降低。

布兰卡1号核电站就是完全为风洞建设的。

圣马丁1号风洞单次试验成本约合现实4500美金,仅为欧洲同类风洞的1/6。

阿根廷航空工业的三大公司分别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阿根廷宇航工业,布兰卡的圣马丁联合飞机和科尔多瓦的阿根廷军用飞机。

除了三大公司外,还有一家小型航空器制造公司发展的也比较好,西卡雷直升机公司。

西卡雷直升机公司成立于1961年,总部位于拉普拉塔,进行轻型直升机和旋翼机的设计与制造,做一些代工,规模很小。

当时的机械师胡安·西卡雷在修理农用拖拉机的时候,用废铁皮和摩托车零件拼凑出一架微型旋翼机。

他的灵感来自报纸上美利坚贝尔47直升机的照片,高昂的进口价格让他决心自己造一架能飞的东西。

1962年,胡安与儿子埃克托尔·西卡雷用一台二手的雷诺汽车发动机驱动木质旋翼,制造出仅能离地3米的跳跃机。

尽管胡安在试飞时撞毁了一片玉米地,但当地的《拉普拉塔日报》以《农民工程师挑战重力》为题报道了此事,意外吸引到了一名退役空军上校卡洛斯·门多萨的投资。

卡洛斯的人生颇具传奇色彩,据传个人资产高达百万美金。

从小父母双亡,由爷爷抚养长大,非常聪明,因为经济问题,读完高中被迫辍学,在工厂打工了几年,加入了拉潘帕陆军,后来转入空军。

成为拉潘帕防务军空军大队的首批成员,在1956年前往意大利接受空军受训,在那里接触了不少飞机工程师。

他在国内战争期间多次立功,曾驾驶箭5战斗机击落2架国防军战斗机,是个非常出色的战斗英雄,接受过圣赫塞本人的授勋,获得一枚圣马丁爱国勋章。

战争中受伤后,腿部有点残疾,右耳因高空减压病永久失聪,被迫转入军队文职工作,战争结束后选择退役,获得了一笔高额退役金。

卡洛斯用退役金收购一家破产冶金工厂,改名为卡洛斯合金铸造厂,通过旧部的关系拿下陆军部门的防弹钢板订单,又引进瑞士巴塞尔的电弧炉技术,还为圣马丁飞机工厂生产改良的生产航空级铝合金,供应蒙皮材料。

合金铸造厂因此成为拉普拉塔地区小有名气的冶金工厂,发展也越来越好。

卡洛斯与阿根廷混合钢铁公司达成深度合作,每年处理各种冶金材料超过10万吨,成功参股西部诺达矿业公司,走向多元化发展。

卡洛斯通过乌拉圭港口向巴西走私高强度合金材料,短短几年成为拉普拉塔小有名气的富豪。

他以个人积蓄投资推动西卡雷父子成立公司,并给胡安提出关键建议:“要想活下来,必须搭上国家航空振兴的列车。”

西卡雷直升机公司成立后,卡洛斯亲自帮忙疏通空军部装备司,获得空军部门的注意,将西卡雷公司纳入国家航空振兴计划的孵化名单,使公司获得了军方风洞实验室的免费使用权,并牵线购买德国容克斯公司二手数控机床。

西卡雷公司得以投入重金研发CH-5蜂鸟轻型直升机,获得一笔农业信贷银行的大额贷款后,招聘成立了专业的直升机技术团队,但债务也越来越多。

资金短缺迫使西卡雷公司转型为欧美公司代工,同时进行农用机械生产,但规模始终无法扩大。

他们为法国云雀直升机生产尾桨齿轮,并为美利坚休斯公司加工轻量化铝制部件。

利用政策允许的研发抵扣,西卡雷公司将代工利润全部投入CH-5原型机研发和制造,通过门多萨上校的军方关系,获得科尔多瓦军用飞机厂发动机实验室的增压技术支持。

该机型采用开放式驾驶舱和共轴双旋翼设计,目标是以极低成本满足阿根廷农场的喷洒农药需求。

为了躲避债主,他们不得不谎称这是在研发一款新型灌溉设备。

就目前来看,蜂鸟直升机暂时还没有盈利的可能性,价格算是十分便宜的了,只是没有农民买得起。

蜂鸟直升机CH-5首批原型机价格达到7500美金1台,价格仅为贝尔47G的八分之一左右,就算叠加各种补贴,也高达6000美金,销售预定情况十分不理想,只有几家大型农业公司采购了9台,连研发成本都没办法回收。

6000美金可以买4台国产汽车,是普通阿根廷农民一年收入的6倍。

阿根廷宇航工业公司属于国有混合型军事公司,从圣马丁飞机分拆出来后,国防部收购了60%的股份,科恩财团仍有一定的股权,后来搬迁到人才济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主要负责阿根廷自研轰炸机,战斗机和客机研发,帮助圣马丁飞机完成箭8项目技术论证工作,以及神鹰喷气式客机项目,神鹰喷气式客机负责30座支线客机,军用泰坦运输机研发则与国防工业部合作。

1964年,阿根廷宇航工业总收入达到3700万美金,排名阿根廷第二,拥有员工8700人,在工业部的支持下,先后并购了5家相关工厂和12家研究所,实力大大增加。

随着阿根廷导弹技术和反导弹技术,火箭技术的提高,轰炸机装载核武器已经越来越差,战略轰炸机的核威慑优先级下降。

部分资料和技术项目人员转回了圣马丁飞机,专注于客机和多用途运输机的研发。

原战略轰炸机团队转向开发泰坦-M战术轰炸改型,未来可挂载6枚潘帕斯之火巡航导弹,兼顾常规打击与核威慑。

神鹰喷气式客机研发中积累的复材机身技术同步应用于泰坦运输机。

泰坦军用运输机研发目标载重20吨的运输机,高原起降能力可以覆盖安第斯山脉,实现高空运输的空中平台。

1965年3月15日,雷霆矿业等多家科恩系公司注资3000万美金,用于收购阿根廷军用飞机收购部分股份,为资金薄弱的军用飞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军用飞机厂目前的收入主要靠圣马丁飞机扶持,隶属于国防部,是国家级军工企业,承担空军装备制造。

目前国防部并没有多余的资源发展军用飞机厂,但圣赫塞扶持军用飞机厂可以更好的发展阿根廷空军装备制造。

箭7项目组正式更名雷霆战斗机项目组,Rayos7,新飞机代号更名为雷霆R7,并启动首架原型机装配,成功与与瑞典萨博签署合作协议。

雷霆矿业集团旗下的几家冶金公司将深度参与雷霆战斗机项目的合作。

1964年,阿根廷军用飞机收入2200万美金,拥有员工7900人。

圣马丁飞机则主要负责箭5,箭6项目组,并在谭克博士的要求下,正式更名为神箭系列战斗机。

除了箭系列项目,圣马丁飞机还在科恩内阁的指导下,1963年秘密启动「美洲豹」直升机计划,列为阿根廷重点工程之一。

目标是开发一款适应安第斯山脉的高原型通用直升机。

1950年代过后,涡轴发动机技术的井喷发展,使得各国航空工业开始在直升机领域尝试无限的可能,包括对大型直升机的探索和竞争。

一开始圣马丁飞机原本想和意大利合作,计划引进意大利阿古斯塔AB-205技术和生产设备,但AB-205基于美利坚贝尔公司的技术,需美利坚国防部的默许才可以,但价格相对便宜,单价成本80万金,只是性能缩水30%,同时强制采购贝尔原厂齿轮箱。

阿古斯塔禁止阿根廷修改旋翼传动系统,而且组装机高原升限被限制在3000米,在美利坚的阻挠下,最终谈判失败。

而与阿古斯塔沟通的第二个合作项目也因为要价过高而失败,即A.101G直升机项目。

A.101G直升机是阿古斯塔在50年代末启动的首个自主设计的大型运输直升机项目,其目标是为满足意大利军方对重型运输直升机的需求。

去年10月19日,A.101G首架原型机在卡斯蒂纳科斯塔完成首飞,这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项目,但是傲慢的奥古斯塔公司并不愿意与美洲的小老弟合作,而是打算自己量产。

A.101G直升机可容纳36名乘客或5000公斤货物,机身后部有一个大型装载坡道,两侧有两个大型滑动舱门,最大速度为每小时241公里,航程达到402公里,是一款相当有发展潜力的直升机。

但也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被认为动力不足,而且还没有订单,一台都没有,哪怕像西卡雷直升机获得几台都没有。

阿古斯塔倒是想高价出售成品,但是阿根廷空军并不愿意购买这样的实验品,如果是联合开发,阿古斯塔又不愿意,所以与意大利的两场合作都失败了。

相比之下,由两大直升机合并而成的法国宇航工业拥有更成熟的直升机技术,如正准备量产的SA330美洲驼直升机,这款是SE3150云雀1的升级版,还有SA341小羚羊直升机。

且法国与阿根廷无直接地缘冲突,还与巴西佬有一点矛盾,是圣马丁飞机的理想合作伙伴,但因为引进的价格过于昂贵,包含引进技术的情况下,单架直升机成本约120万美金,最低起订量是20架,价格太过昂贵。

法国的合作要求是阿根廷全款采购20架SA330美洲驼才能够输出技术和设备,并共享安第斯山脉气象数据,变相为北约提供南美战略测绘情报,这个要求过高,内阁并没有批准,毕竟阿根廷国库里有点小钱也不能乱花。

第三个方案是从美利坚引进UH-1B休伊直升机,这款刚刚量产4年的直升机性能出色。

但需要附加各种条款,量产组装价格也极为昂贵。

比如生产制造过程需接受中情局监督,成品禁止出口,单机成本100万美金,休伊公司对直升机核心专利进行封锁,并强制捆绑后勤体系,最低购买成品零部件组装50架,且不允许出口核心技术,因成本问题废弃。

最终圣马丁飞机在资金压力下,决定采用三三制模式,即1/3的整机进口,1/3的散件组装,1/3进行逆向自研,降低技术转让成本。

在圣马丁飞机的计算下,能够让美洲豹计划研发总成本从原方案4200万美金压缩至2000万美金。

三三制方案包括进口10架苏联米-2整机,进口10架波兰技术米-2的散件组装,买10架逆向自研美利坚的UH-1A。

圣马丁飞机首先引进部分苏联技术和设备,并对美利坚UH-1A直升机进行逆向工程,自主研发,科恩财团通过乌拉圭蓝晶矿业和巴西普拉里国际在国际市场上采购了10架二手UH-1A休伊退役机,单架成本15万美金,还额外购买获得了2架UH-1B的部分残骸。

圣马丁飞机在乌拉圭成立了壳公司拆解UH-1A,这些二手直升机机龄超5年,剩余寿命不足2000小时,进行二手翻新后,开始进行一比一绘画图纸,逆向开发。

同时圣马丁飞机以UH-1A逆向工程为基础,通过南非军火商获得贝尔204B原始设计手册,耗资25万美金。

在获得苏联许可后,阿根廷从波兰购买米-2散件组装,耗资600万美金引进10架米-2直升机,引进生产设备和部分技术,签署了牛肉换图纸协议。

波兰提供的米-2组装件中,主减速器齿轮硬度不足苏联原厂三成,美洲豹团队被迫引入捷克斯洛伐克HC-2变速器图纸,用牛肉出口权和卢布换取波兰工程师私下帮忙修正米-2齿轮参数,高价挖走了几名年轻工程师。

圣马丁飞机与新科恩重工,雷恩军工,恩科电气,拉潘帕省国营工厂等多家公司合作,在布兰卡市西部的圣罗莎市建立了7家核心工厂用于美洲豹计划。

圣罗莎市成立圣罗莎航空工业园,圣马丁飞机在这里组建了七个大型工厂,圣罗莎大学成为智力支撑机构。

圣罗莎齿轮厂解决波兰散件缺陷,完成高硬度齿轮定制加工。

圣罗莎传动系统厂负责仿制HC-2变速器。

圣罗莎涡轴发动机总成厂完成TV2-117A发动机组装,以及本土发动机的逆向研发生产。

圣罗莎旋翼制造厂负责金属桨叶铸造和复合材料旋翼研发。

圣罗莎航电设备厂,由恩科电气和布兰卡无线电公司联合组建,负责飞行仪表和无线电系统组装。

圣罗莎机身结构厂负责铝合金框架焊接和舱门总成生产。

圣罗莎液压系统厂与布兰卡拖拉机公司建立合作,负责起落架作动筒和旋翼控制液压阀生产,将液压技术转用于农用拖拉机提升量产规模,摊薄成本。

圣罗莎成立圣马丁西部航空工业园,避免未来北约或者英国空袭瘫痪产能。

布兰卡钢铁旗下的特钢公司专门生产了镍铁奥氏体不锈钢等高强度耐腐蚀金属,特钢公司旗下的布兰卡有色冶金研究所院发明了不锈钢连铸技术,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本降低,大量供给到国内军工行业和出口。

阿根廷本土的镍铬产能也随着西部矿山开采的增加迅速增长,推动阿根廷高端钢材产能增加,生产成本下降。

阿根廷在东欧布局多年,通过粮食出口与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等国家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关系。

米-2轻型多用途直升机,维护简单,适合阿根廷本土组装,但因为北约技术封锁,发动机油耗高,高原功率损失达25%,单架生产成本达到50万美金。

而且波兰的苏联人也不老实,给的图纸和散件的很多数据是有问题的,就跟苏联人给的很多技术一样,要不性能达不到原配,要不参数有错误。

不过圣马丁飞机利用直升机成品,以及散件进行组装,学习直升机生产制造经验,让情况有所改观,虽然组装后的成品质量不如原装整机进口的,但也差不了太多。

苏联人要拉拢阿根廷,特别是在地球另一边的,威胁不大的国家,不可能像忽悠印度一样。

圣马丁飞机还高价从法国购买了4架SE3150云雀1直升机高原验证机,售价高达200万美金,用于测试安第斯山脉极端环境数据,潘帕斯矿业公司将云雀直升机验证机注册为民用矿产勘探设备,规避北约和巴统的武器转让限制,同时要求附带高原适航认证数据包,节省了大量测试资金。

1965年正值戴高乐主义高峰,法国退出北约一体化司令部,对巴统禁令执行松散,阿根廷政府与法国宇航工业秘密签署《拉普拉塔技术协定》,允许以民用合作名义转移受限技术,价格比引进美洲驼便宜的多。

科恩财团早在法国越南战争时期就与法国建立了比较好的关系,后来又在阿尔及利亚出了不少力。

而法国在阿根廷外交部的重要性还要高于英国,联邦德国等国家。

对阿根廷来说,法国不仅是五常之一,而且是欧洲除了苏联外唯一有可能与美利坚掰腕子的国家。

法国在撒哈拉核试验与阿根廷建立了秘密技术合作,法国矿业公司代表吕克·杜兰德在阿根廷运输了大量的铀矿,作为回报,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帮助阿根廷核电站继续扩大规模和开发新技术。

国家关系建立在实力之上,最近几年阿根廷的发展也是非常巨大的。

最起码法国佬比英国佬要可靠一些,而且有不少好东西可以引进,就是价格太贵。

比如法国佬的空中导弹,这种导弹对于潘帕斯之火这样的大型项目可能优先级没那么高,也是在持续谈判的。

阿根廷航空火箭和阿根廷国家军事导弹研发出的D-2神行者导弹和H-2猎杀者导弹,价格便宜,就非常适合出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