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122章(2/2)
“儿媳给母嫔请安,母嫔万福金安。”李隆暻和秦五娘一道问安叩礼。
庄嫔连声唤起。她在儿子儿媳起身后,她还是问一回,道:“你们可是去泰和宫跟皇上磕过头了。”
“刚才泰和宫过来。”李隆暻是回着大家伙都是知道的事儿。只是彼此又是装一回不知道。
“皇上见过你们一对佳儿佳妇,那就好,那就好。”庄嫔的脸上全是欢喜之色。
“本宫心头是高兴。”庄嫔是满有的喜不自胜。
这会儿杜嬷嬷在旁边小声的提醒一回。庄嫔似乎才是反映过来。她是笑道:“是不能担搁。本宫还得先吃一盏儿媳的茶。”
此时的李隆暻自然是陪着媳妇一道给生母敬茶。
庄嫔只是轻轻的拿过茶盏,也便是意思意思一下。
茶是小饮过。自然又是给新婚的媳妇送一份礼物。这是当婆母的一点子心意。
庄嫔待秦五娘是面子给足。这一回自然是给的见面礼也是丰厚的。
下头人捧出来的礼盒也是一一托着,还是由着杜嬷嬷递上一份礼单子。
“母嫔厚爱。”秦五娘对于庄嫔的厚爱,她也是吓唬一跳。她心头总感觉这般太过了一些。
“本宫心头欢喜着,如今添你这么一个好媳妇。隆暻媳妇,本宫就把隆暻托附给你了。往后你可得照顾好他。”庄嫔拉着秦五娘坐到近前。
庄嫔是亲亲热热的态度,她笑道:“隆暻媳妇,你是新媳妇,你的脸皮子薄。你如果有什么不满意隆暻的地方,你就跟母嫔提。母嫔替你说一说隆暻。”
庄嫔话里话外说的亲热。秦五娘是受用的轻轻嗯一声。
“全听母嫔的。”秦五娘回了这一话后,她又是说道:“郡王爷顶顶好的英雄人物,我瞧着哪儿都是顶顶好的。”
在婆母跟前说夫君的坏话,秦五娘不傻,她当然不可能啊。
这一对婆媳之间说着话。李隆暻就是干坐在旁边。
李隆暻就是吃吃茶,他是静静的当一个旁观者,就跟一个木头桩子似的。
直到庄嫔也是觉得与儿媳秦氏谈心谈的差不离。庄嫔是留着儿子儿媳一道用饭。
这会儿说是摆饭,自然是用的晚一些时辰的朝食。
头一回侍候婆母用饭。秦五娘自然是当一个侍菜宫人的活计。夹菜递汤什么的,秦五娘还是利害的很。
眼瞧着这一些秦五娘在娘家时没有锻炼。庄嫔瞧着很满意。
也不过是在秦五娘做一做样子后,庄嫔是吩咐话,她说道:“本宫跟前哪缺得使唤的人手。隆暻媳妇,你也坐下来一道用膳吧。”
“这……”秦五娘是迟疑一下。
李隆暻说道:“王妃就听母嫔的吩咐。母嫔在宫里住着,如果还缺着使唤的人手,宫里的宫人们都得换一批。”
“我听母嫔和王爷的。”秦五娘这会儿自然是见好就收。她是顺从的落坐,也是陪着庄嫔母子一道用饭。
食不言,寝不语。待用完膳后,宫人收拾一番餐具。尔后又是送上铜盆杯盏,再是侍候着庄嫔等人简单的净面净口。
等着简单的清洁后,桌上摆着的就是贡茶。
这会儿李隆暻也是慢慢的品一品茶。
庄嫔也有功夫又是问一问儿子的近况。此时的秦五娘就是在旁边细细的听着,她不多话,只是暗暗的打量一番庄嫔母子的相处之道。
庄嫔自然是关心儿子的近况。再是听着下人们的禀报,总不如亲自跟儿子谈一谈话,聊一聊家常。
在李隆暻的口中,自然是从来报喜不报忧。庄嫔能听见的全是好事儿。
当然庄嫔也是习惯了。倒是李隆暻说过自个儿的日常小事后。庄嫔又是提一话,她说道:“你媳妇三朝回门,你得把时间空出来。到时候你得陪一陪你媳妇回一回娘家。她是新媳妇,你得给她做到体面。”
庄嫔是一番的叮嘱。这一番的话落进秦五娘的耳中,也是把秦五娘心头说的暖和极了。
李隆暻自然是点头应承下来。毕竟是名门正娶的继妃,李隆暻自然知道给嫡妻做出体面来。毕竟夫妻一体,嫡妻没什么体面,他这一个当家王爷又能落下好名声不成。
进宫一趟,给皇帝问过安,得过赏。再是陪着亲娘庄嫔用过饭。
免不得李隆暻和秦五娘这一对夫妻又是去其它宫里也是拜过礼,也是得过贺礼。
等着出宫时,李隆暻和秦五娘这一对夫妻的身后,还是添上一辆装礼物的车辆。
等着回到贤郡王府后,李隆暻在后宅的正院唤来钟嬷嬷和金嬷嬷。
“男主外,女主内。往后郡王府的中馈之权就是交到郡王爷的手中。二位嬷嬷手中的帐册也是归拢一番,一道交给郡王妃。”贤郡王李隆暻是吩咐一回话道。
钟嬷嬷和金嬷嬷二人自然是恭敬的应下话。二人把早是准备好的帐册也是交出来。
这会儿秦五娘的陪嫁丫鬟自然是收拢上来帐册。秦五娘是说道:“我新嫁进王府,一切自然是萧规曹随。往后按着郡王府的规矩继续行事就成。”
“二位嬷嬷是郡王爷信任的,我自然也是相信二位嬷嬷为人处理一定妥妥贴贴。”秦五娘这会儿也是给足钟嬷嬷和金嬷嬷二人的体面。
当然话是这般讲,这郡王府的帐目肯定是要查一查的。只是这些话就不必讲出来,把事儿做出来就足够。秦五娘心头是这般想的。
“中馈之事就劳王妃多费心思。”李隆暻在贤郡王府有一府主母后,他自然也不好再亲自拿捏后宅的事物。
他真是拿在手头,不给新一任的继妃体面。那等事情做出来太难看。
哪怕在表妹手头吃够亏。李隆暻待后宅之事够上心。如今他会做的也是让自己的眼睛跟耳朵灵敏些。
在李隆暻的心头是知晓一个道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其它的都是以观后效吧。
这会儿把中馈的帐目是交给郡王妃。贤郡王又是吩咐全德海,让各处的管院管事全部到正院,这些人自然要给郡王妃磕头,也认一认脸儿。
往后的主母在位,他们这些人自然要知道门朝哪处开,事儿得办得紧实些。上头会有人查帐目的。
全德海公公一得着主子的吩咐,他是恭敬的应下话。
不肖多时,正院的院中是站满了人。全是郡王府的各处管院和管事。甭管当值不当值的,这时候都得露脸儿。
哪怕是贤郡王妃秦氏是记不住这些人的,不过秦王妃的陪嫁们也得熟悉这些管院管事的人脸。
正院里热闹的很。这等热闹自然也会传开。
石榴院里,坠儿还是把这些事情小心的说给钱侧妃听。
钱珍珠听后,她轻轻笑一笑,回道:“郡王妃是王府的主母,郡王爷做一番体面也是合乎情理的事情。只是瞧着下头人的好日子得紧一紧。往后头上是有紧箍咒的。”
“侧妃,咱们石榴院里的情况,奴婢就是担忧往后正院怕会盯紧着。”坠儿会这般想是人之常情。
钱珍珠能理解,她只是回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坠儿,咱们行的正,立得直,你怕什么?”
想了想后,钱珍珠又是继续说道:“再说了,不看僧面看佛面,坠儿,但凡茂禛他们兄弟仨人都是好好儿的,我的日子就是差不了。郡王妃总要给他们仨兄弟做一份体面的。这一切的前题就是石榴院不能让人抓着小辫子。坠儿,你懂我的意思,对吗?”钱珍珠是反问一回。
坠儿当然听懂了,她是肯定的点点头。坠儿说道:“侧妃您放心,奴婢都懂了。往后奴婢会盯紧的,一定让
“低调些的好。”钱珍珠也是赞同这话的。
贤郡王府里还留着贤郡王大婚后的一点喜庆余味。
京都,杜宅。
杜太太这会儿急红了眼睛。她是对伯孝媳妇说道:“大夫可是来家了?”
“母亲,还没到。”伯孝媳妇忙是回话道:“母亲,儿媳已经差人去催了。您放心,很快就能来家的。”
“唉,你祖母的情况让人着急。我这心头不踏实。”杜太太这会儿话语里带着哭腔。
“唉,早是劝一回你祖母,就说贤郡王府的婚宴再热闹,她老人家不凑那一份热闹就是。偏偏你祖母一心疼爱贤郡王这一位皇外孙。唉。”杜太太心头堵的很。毕竟贤郡王这一个皇外甥娶继妃,这是建立在她女儿这一个元配过逝的情况下。
杜太太心头再不乐意,杜家人还得去捧场。
杜家老宜人这儿有儿媳杜太太的劝话,但是老人家的主意正,一定要去给皇外孙的喜庆日子道贺。
结果昨个儿去庆贺皇子李隆暻的新婚宴尔。今个儿杜家老宜人就是病倒。
在杜太太瞧来,这不是给自家添堵。也给宫里的庄嫔娘娘添堵嘛。
能怎么办?
杜太太只盼着大夫赶紧的来家,还是治一治杜家老宜人的病情。
在如今的情况下,杜家老宜人是杜家的定海神针。她老人家出事儿,杜家小辈儿没一个顶事儿的。
杜老爷又是区区的五品京官。唉,一旦杜家老宜人有一个万一的,宫里的娘娘待娘家还有如今的亲近吗?
杜太太是心头打一个大大的疑问。
“太太,大奶奶,大夫来家了。”这会儿有丫鬟来禀信儿。杜太太心头小小的松一口气,她对儿媳说道:“走,赶紧让大夫去老太太的院子请脉治病。”
杜伯孝的媳妇这会儿自然是附合婆母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