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联合(2/2)
一路上,他们穿越崇山峻岭,渡过湍急河流。山道崎岖,马蹄不时打滑,众人只能小心翼翼前行;渡河时,河水汹涌,船只在浪涛中剧烈摇晃,惊险万分。然而,这些困难并未阻挡他们的脚步。
当进入曹操领地边缘时,诸葛瑾等人愈发谨慎。曹操领地戒备森严,关卡林立,他们每经过一处,都要接受严格盘查。诸葛瑾出示孙权的书信与信物,表明来意,说明自己是奉孙权之命,有要事求见曹操。
守卫们虽态度严苛,但在确认诸葛瑾等人身份后,还是放行通过。随着深入曹操领地,诸葛瑾观察到曹军军纪严明,百姓生活看似安定有序,心中不禁暗自感叹曹操治理有方。
终于,他们抵达了曹操的主营所在地。远远望去,营地规模宏大,营帐连绵不绝,军旗猎猎作响,尽显霸主之威。诸葛瑾整理好衣冠,带着随从稳步走向营门。
营门守卫拦住他们,大声喝道:“站住!此处乃曹公营帐,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诸葛瑾拱手说道:“烦请通传曹公,东吴诸葛瑾求见,有要事相商。”
守卫上下打量诸葛瑾一番,见他气宇不凡,言辞恳切,便说道:“稍等!”转身进入营地通报。
不多时,守卫出来说道:“曹公准你一人入内,其他人在此等候。”
诸葛瑾向随从们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安心等待,然后跟随守卫进入营地。营内士兵整齐列队,巡逻有序,武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来到曹操营帐前,诸葛瑾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躬身进入营帐。营帐内,曹操高坐主位,两旁站立着一众谋士和将领,神色威严。
诸葛瑾上前,恭敬地行礼道:“东吴诸葛瑾,拜见曹公。久闻曹公威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曹操微微点头,目光审视着诸葛瑾,说道:“诸葛瑾,你不远千里而来,所为何事莫不是孙权又有什么算计”
诸葛瑾赶忙说道:“曹公误会了。如今东吴面临生死存亡之危,特来向曹公求助。贾长生野心勃勃,近来在江东势力大增,连克我东吴数城,东吴大半地盘已落入其手。若任由贾长生发展,曹公以为,他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曹操抚须沉思,并未作答。
诸葛瑾接着说道:“贾长生若吞并东吴,势力必将膨胀,届时据有江东之地,与曹公南北对峙,曹公恐怕会面临更为强大的对手。唇亡齿寒,东吴若亡,曹公亦将失去一个重要的缓冲,直面贾长生的威胁。所以,孙权主公希望能与曹公结盟,共讨贾长生,以解东吴之危,也为曹公除去一大隐患。”
曹操身旁的程昱站出来,冷笑一声说道:“诸葛瑾,你说得轻巧。孙权与我等素有嫌隙,之前也多有摩擦,如今遇难,便想拉我们下水,哪有这般容易之事”
诸葛瑾从容说道:“程先生所言极是,过去孙曹之间确有矛盾。但如今局势不同往昔,贾长生已成大家共同的威胁。况且,此次结盟,对曹公百利而无一害。击败贾长生后,东吴愿与曹公共同瓜分其势力范围,以表诚意。”
曹操微微皱眉,问道:“共同瓜分孙权有如此大方”
诸葛瑾说道:“曹公,形势所迫,东吴若不与曹公结盟,必亡无疑。届时,贾长生独大,曹公再想对付他,恐怕难上加难。孙权主公是真心希望与曹公携手,共渡难关,还望曹公三思。”
营帐内一时陷入沉默,曹操陷入了沉思,他在权衡与东吴结盟的利弊。而诸葛瑾则静静等待着曹操的答复,心中默默祈祷曹操能答应结盟,为东吴带来转机。
阚泽肩负着孙权的殷切期望,带着一队精挑细选的随从,踏上了前往刘备领地的艰难旅程。此去刘备处,山路蜿蜒曲折,时而穿行于茂密山林,时而跨越深谷沟壑。阚泽深知使命重大,一路马不停蹄,心中反复思量着见到刘备后该如何陈说利弊,促成联盟。
历经多日艰辛跋涉,他们终于踏入刘备领地。刚一进入,便感受到此地与东吴风土人情的差异,同时也察觉到刘备治军严谨,沿途关隘哨所,士兵们警惕性极高。每过一处关卡,阚泽都耐心表明身份与来意,出示孙权的亲笔书信与信物。守卫在仔细查验后,虽放行通过,但那审视的目光,让阚泽明白,刘备阵营对东吴之人的戒备丝毫未减。
终于,他们来到刘备所在的城池。城门前,高大的城楼威严耸立,士兵们整齐列队,气势不凡。阚泽整理好衣冠,上前说明来意,请求通传刘备。不多时,城门缓缓打开,一名将领引领阚泽等人入城。
进入城中,阚泽留意到百姓生活安定,街道整洁有序,暗自感叹刘备治理有方。在将领的带领下,他们来到刘备的府邸。府邸虽不奢华,但透着一股庄重沉稳之气。
进入正厅,刘备高坐主位,两侧站立着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一众文臣武将。刘备面容和蔼却不失威严,看到阚泽进来,微微点头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