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还有意外(2/2)
“第四位,阿德勒斯贝格·尼曼!”
终于,台上的拉絮斯继续开始宣读了。
尼曼大师,这个时代最耀眼的学院派浪漫主义大师,在上一届丰收艺术节里,就已经获得“丰收嘉奖勋章”。
此次,排名更近一步。
被念到名字的尼曼很快就站了起来,向前鞠躬致意,向后鞠躬致意,又很快坐下。
他的动作和神情里似乎略有一丝走过场般的仓促和敷衍。
只是市民们太过于期待接下来的结果,而忽略了其外在表现。
“朋友们,接下来,轮到前三名了。”拉絮斯笑了笑,“按照我们的惯例,他们将被领袖授予更有别于‘麦穗之赐’的金银铜奖,并且,依次上台发表感言!”
这是排名再往前递进一个层次后的最大不同之处。
发表感言!
不限形式、内容、甚至篇幅时长。
在全世界民众的瞩目之下,文化艺术界最精英的这一群存在,以及最强大的那一批神秘主义者们,全部在台下侧耳聆听,而你,作为最终站在山顶上的获奖者,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阐述自己的艺术理念。
这不是什么“在历史长河中留痕”的问题。
而是直接抬脚,当着所有人的面,在新时代铺就的尚未干涸的水泥路面上,踩下了自己的一连串脚印!
这是具有更深层次的神秘学意义的!
“第三位,约翰内斯·席林斯,授予‘铜狮奖章’!”
席林斯大师,更早一辈的浪漫主义大师,被乐界称为“吉尔列斯继承人”,已连续三届在丰收艺术节中被授予“丰收嘉奖勋章”。
而且,上一届,第39届,最后的登顶者,就是席林斯!
只是一年一年,艺术领域越是顶峰,竞争越是趋于白热,谁也不曾预料在七年之后,会有这么多百年甚至千年难遇的天才涌现了出来。
席林斯大师起身致意,举动有些和尼曼大师类似。
这下大家倒是更加注意到了他的反应。
可能还是有些落差和不满的吧,毕竟,一次或数次的登顶,事关时代“掌炬者”的命运。
但“掌炬者”,终归是太难太难了。
今天这最后一日的夜晚,意外的结果实在是多,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什么预料之外的出现。
拉絮斯再次翻动一页。
看来最终的三位获奖者,姓名是完全单列在他手上的册子里面的。
“第二位,安托万·拉瓦锡,授予‘银月奖章’!”
声音经扩音装置传播,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
安托万·拉瓦锡......拉瓦锡......拉瓦锡......
第二位......第二位......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