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有利有弊(2/2)
药液的狂暴药力侵袭他的肉身,江川只觉浑身剧痛,好似有无数钢针在刺。
陶弘景在旁紧张关注,时刻准备出手相助。
北境局势愈发复杂。
冥阳子在云海仙门代理掌门期间,四处寻找纯阳子下落,却毫无头绪。
一月后,纯阳子通过飞剑传书,告知自己和圆通大师已逃出生天,只是被龙龟带到了南海海底。
纯阳子与冥阳子一番推测,认为这一切背后似有推手操控,目标直指佛道两家,甚至可能涉及儒家。
冥阳子怀疑推手来自邯郸,可派去的暗桩毫无消息。
纯阳子道:“如今局势危急,我需前往稷下学宫。
宋国与郑国即将开战,这场战争已难以避免。”
冥阳子点头:“掌教所言极是。
只是此行凶险,还望掌教多加小心。”
在宋国睢阳城,宋之问一身戎装,准备出征。
余幼薇决然:“我决定离开此处。”
宋之问面露担忧:“如今局势混乱,你一人离去,我实在放心不下。”
余幼薇摇头:“我心意已决,你不必阻拦。”
宋之问只得与余幼薇举杯告别。
看着余幼薇离去的背影,宋之问只能祝愿她平安归来。
而在宋国的宗庙之中,君子启站在高台上,手中捧着一把散发着古朴气息的天子剑。
台下,宋之问身着戎装,身姿挺拔,单膝跪地,仰头望着君子启。
“宋之问,今授予你天子剑,望你能为先王报仇,扬我宋国国威。”
君子启声音低沉却有力。
宋之问双手接过天子剑:“臣定不负君命,不破郑都,誓不回朝!”
言罢,重重地磕了个头。
须时,宋之问返回宋军大营。
营帐内,众将士整齐排列,宋之问手持天子剑,高声道:“今日,君上授予我天子剑,命我等为先王报仇。
将士们,随我一同杀敌,扬我国威!”
众将士振臂高呼,士气大振。
宋之问接着下令:“犒劳三军,明日清晨,三军开拔,直指郑都!”
“诺!”
将士们齐声应道。
此时的郑国,国内局势一片混乱。
太子党与小太子党争斗不休,内战正酣。
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明争暗斗,百姓苦不堪言,整个郑国陷入内忧外患之境,灭国之危如乌云般笼罩。
余幼薇身处睢阳城,目睹宋之问率军出城的场景。
当夜,她来到风铃小筑的亭楼轩榭间,身旁是一池摇曳的荷花。
月光洒下,余幼薇轻抚手中长剑。
突然,一道黑影划过,龙叔现身。
“余姑娘,现在你可有打算?”龙叔低声问道。
余幼薇还未作答,又一人影出现,正是独山王张威。
“余姑娘,何时动身北上?”张威开口问道。
余幼薇看了看张威,又看了看龙叔,道:“事不宜迟,我决定明日便出发。”
张威提醒:“宋之问此番出征,已引起稷下学宫注意。
若你再不走,怕是会被调查。”
余幼薇秀眉微蹙:“只是北上之事,怕是复杂,我有所担忧。”
张威解释道:“天妖皇志在必得上古四凶之一的饕餮,如今悬空寺失守,形势大变,我们不得不重新谋划。”
余幼薇道:“血洗悬空寺之人,怕是与虎牢关决战中出现的黑衣人有关。”
张威点头:“不错,只是此事太过隐秘,还需细细探查。”
在北境南方,宋军在宋之问的带领下,势如破竹。
短短一个月内,连拔郑国十五座城池,大军直逼郑都。
郑国朝堂上,太子与小太子党仍在激烈争斗。
小太子党见局势不利,决定据守城池,妄图借助宋军之力拖垮太子党。
太子得知后,怒不可遏:“这群逆贼,竟做出此等卖国求荣之事!”
可郑国因内战耗尽兵力,军队士气低落,面对宋军的进攻,已无力抵挡。
就在太子绝望之时,稷下学宫终于出手。
陈守仁奉学宫祭酒颜之推和齐王之命,率领三万大军驰援郑国。
宋之问接到斥候密信后,连忙召集手下将领商议对策。
营帐中,将领们议论纷纷。
“那陈守仁不过是个书生,只会纸上谈兵,怕他作甚!”
一位将领不屑地说道。
“不可小觑,陈守仁乃袁天罡得意门生,定有过人之处。”
另一位将领提醒道。
宋之问道:“不管如何,不可掉以轻心。
这陈守仁既敢领兵前来,必有依仗。”
时节交替,天气渐热。
夏天一到,北境酷热难耐,行军打仗将更加艰难。
“我们必须在夏天到来之前,直捣郑都。
陈守仁,将是我们最大的阻碍。”
宋之问看向远方。
而在北境大周西境的天柱山云海仙门。
江川于山中闭关,潜心修炼《龙象神魔功》,一晃已过一月有余。
起初,依照陶弘景的精心安排,江川每次以魔兽精血淬体后,需间隔十五天方可进行下一次修炼,以此让身体充分适应与吸收精血之力。
没想到,江川身体之强悍远超陶弘景预料。
首次淬体仅过三日,他便将魔兽精血的能量完全消化,体内真气流转通畅,体魄也变得更为强韧。
陶弘景得知此事,细细观察江川后:“江川,依我之见,你体内龙魂似已激发血脉异变,如今你身体强度,怕是堪比二阶魔兽。”
江川早就觉得自身变化,却未料到如此惊人。
“师傅,这血脉异变,对我修炼是好是坏?”
陶弘景轻抚胡须:“这变化有利有弊。
龙血改造身体,日后恐会在你体内凝结龙骨,届时,你或许便不再被视为纯粹人类。”
陶弘景宽慰道:“不过,这也未必全然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