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我有个乖崽崽叫扶苏 > 第294章 太阳黑子

第294章 太阳黑子(2/2)

目录

元朝时期,郭守敬对浑仪进行改良,得到了更加简化的“简仪”,取消了黄道仪,把量赤道座标和地平座标的二组分成两个仪器

明朝时期,明英宗正统年间制作了一台“浑仪”,晚辈在这里请求你们,教教后世,你们是如何制作及利用浑天仪,来测量天体位置和演示天象的!”

几位陛下闻言笑着点头,随即示意郑荨坐下吃自己的早饭去,都认识这么久了,谁还不知道谁,大可不必这么正经

至于教后世这些东西,他们原本就很乐意,因为根据底下官员的反馈,后世那些个来学习的专家学者也是各有各的本事,他们从中也能学到了不少东西哩!

众人安安静静地等着郑荨吃完早餐,准备收拾收拾看她今日准备去哪里参观时,郑荨猛然抬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们,“老祖宗们,我忽然想起来一件事

后世关于太阳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日冕羽毛,如同光幕所示,日冕羽毛是日冕中类似羽毛状的结构,由太阳磁场约束等离子体形成,常见于太阳两极区域

其形状细长弯曲,像羽毛向外伸展,是日冕大尺度磁场分布的直观体现,对研究太阳活动和日地关系有重要意义

我想问你们的事,古人为什么将太阳叫做“金乌”?你们是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吗?你们是用什么工具观测到的呢?”

刚刚起身准备出去上车的老祖宗们…

见老祖宗们面面相觑无法回答,郑荨又戳了戳系统,008无奈开口,“宿主,日冕羽毛的观测条件极其严苛,首先要利用日全食自然遮挡或通过日冕仪人工遮挡光球,其次要选择特定波段,如在可见光、极紫外或x射线波段才更易观测到其结构

满足以上二个条件还不够,还必须在太阳活动极小期时观察,因为这样,两极区域的日冕羽毛状结构才更为显着

最后还得借助高分辨率设备,即地面大型望远镜或空间探测器,如Soho、Sdo卫星以突破大气干扰才能捕捉其细节,所以宿主,科技革命以前,人类不可能观察到日冕羽毛这一结构

当然,古人是可能通过日食短暂察觉日冕存在,如史书上就有“日有冠珥”记载,但清晰观测到精细的“羽毛状”形态就是在为难你这些老祖宗了!

古人称太阳为“金乌”,应该是源于上古神话中三足乌驮日运行的传说,如《山海经》记载太阳“皆载于乌”,同时因太阳呈现金色光芒,且古人将观测到的太阳黑子想象为“乌形”,如《淮南子》有“日中有踆乌”的说法,故以“金乌”代指太阳”

郑荨瞥了一眼有些尴尬的老祖宗们,默默掏出手机给“人文始祖”发起了消息,“@黄帝,@炎帝,@后羿,几位远古老祖宗早上好呀!晚辈想问问你们为何称太阳为“金乌”?”

正在努力学习后世几千年知识的远古老祖宗见郑荨@他们大为新奇,要知道由于远古时期的历史太过神异,后世的历代子孙想找他们聊天都显得束手束脚的,一向都是一副不知道从何说起的模样哩!

而看完郑荨发到群里的几个视频,知晓她为何问起“三足乌”的远古老祖宗们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半晌黄帝才一字一句回复道,“远古时,有位叫烛照的司日官,常在扶桑树下观测天光。某日,他见太阳边缘绽开金色羽翎般的光华,如巨鸟振翅,便惊呼:“日中有乌!”

部落长老仰头细观,那光华随日升而舒展,如羽毛根根分明,末端泛着流火般的金芒。众人皆以为是神鸟负日而行,其羽翎便是太阳的真火所化。

恰逢十日并出,大地龟裂,烛照见日冕羽毛突然暴涨,十只“金乌”的羽翎交叠成炽烈光网。他顿悟神鸟失控,遂求后羿以玄铁弓射落九乌。

余下那只金乌收敛羽翎,乖乖驮日而行,其羽毛化作每日东升西落的霞光。从此,人们便称太阳为“金乌”,那偶尔可见的日冕光华,正是神鸟残留的羽翎在天地间闪耀…”

郑荨嘴巴张得大大的,满脸都是不可思议,远古时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啊!还有系统,不是说科技革命以前,人类不可能观测到日冕羽毛吗?

系统:特指封建的人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