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 > 第701章 引蛇出洞(本章重修过)

第701章 引蛇出洞(本章重修过)(2/2)

目录

反正王管事的订单已经交付,最近生意上也没什么要紧事,去白云寺凑凑热闹倒也不错。

“争渡你明儿放旬假,正好一道去添添香火。”宋芫笑道,“总闷在县学,当心成书呆子。”

宋争渡点头:“好。”

“那我也去。”宋晚舟迫不及待道。

“去去去,都一起去,还有丫丫。”宋芫大手一挥道。

“时候不早了。”林逸风伸了伸懒腰,“再赖着怕是要被晚舟妹妹赶去柴房睡了。”

“呸!”宋晚舟轻啐一声,脸上却挂着笑,“就你会贫嘴,柴房可没你的地儿,要睡也是睡大街去。”

“晚舟妹妹好狠的心。”林逸风双手捂着胸口,佯装心痛。

宋芫摇摇头:“差不多得了,今晚就留在这儿歇着吧,客房早收拾好了,又不是没住过。

林逸风与宋芫目光对上,忽然挑了挑眉。

接着闲聊几句,几人各自回屋歇息,而林逸风却跟着宋芫去了书房。

书房内,案头烛火摇曳,映得满室书香浮动。

林逸风斜倚在圈椅上,折扇半开,扇尖轻点膝头:“你这是有话要说?”

方才瞧着宋芫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林逸风便猜到他定是有要紧事相商。

宋芫也不拐弯抹角,将前两日见到詹清越事说了。

林逸风猛地抬眼看他:“詹清越竟开口向你借我?”尾音上扬,带三分戏谑七分惊诧。

见他也面色古怪,宋芫便问:“你跟他不是交情不错吗?”

林逸风嗤笑一声:“君子之交淡如水,只不过在淮州相识,后来因为义拍碰过几次面,算不得深交。”

他忽然坐直身子,折扇收拢敲在掌心:“不过听说他现在是惠王府的幕僚。”

从那天与詹清越的谈话,宋芫大概也猜到如今詹清越正是在替小石榴办事。

就是他想不明白,詹清越怎么就突然问他借人了。

不对不对。

宋芫大脑飞快地转动着,忽然意识到,詹清越不是找他借林逸风,而且在试探他与林逸风的关系。

若是他直接替林逸风答应或者拒绝,詹清越便能从中窥出他与林逸风之间谁更具主导权,关系亲疏又到何种程度。

林逸风的背后是林大人,他想要拉拢林大人。

林大人到底

果然,玩权谋的人心都脏。

一句话里藏着三重回音,当真是把人算到骨头缝里了。

先撇开詹清越的事不管,宋芫盯着林逸风问道:“你可听说,惠王近日遭了刺杀?”

“嘶——你怎么——”话脱口而出,林逸风方觉自已说漏了嘴。

宋芫呵呵冷笑。

好家伙,就他一个人被蒙在鼓里。

夜色沉沉,惠王府西跨院的书房里。

烛火摇曳,将小石榴稚嫩却沉静的面容映得忽明忽暗。

他垂眸擦拭着手中的匕首,刀刃在烛光下泛着冷冽的光,与他眼底的锐意如出一辙。

“明日寒衣节,白云寺的法会是个好机会。”小石榴指尖摩挲着匕首上的血槽,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人多混杂,那些藏在暗处的老鼠该会按捺不住。”

詹清越眉峰微挑:“王爷真要亲自作饵?太冒险了。”

小石榴抬眸,直直望向詹清越:“不冒险,如何引蛇出洞?这些人暗中谋划已久,行事谨慎。若不设此险局,他们怎会轻易暴露?”

詹清越神色凝重:“可若稍有差池,王爷您的安危……”他没有把话说完,但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詹先生,身处皇家,要么学会自保,要么等待死亡。我不想死,所以只能主动出击。”小石榴打断他,声音虽轻,却透着决然。

“而且骆侍卫已提前在寺内布下暗哨,届时三成兵力会撤到后山,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小石榴手指在铺开的白云寺布局图上点了几个点。

“前山香客往来频繁,是刺客最有可能动手的地方,骆侍卫等人会扮作香客与寺内僧侣,他们分散在各处,留意任何可疑迹象。”

“后山僻静,一旦刺客选择从那里潜入,便会落入我们的包围圈。”

詹清越望着眼前这个年仅九岁却已深谙权谋之道的孩子,心里复杂难言。

最终,他叹了口气,拱手道:“既然如此,我会全力配合王爷的计划。”

“詹先生,”小石榴忽然抬头,凤眼里翻涌着烛火的涟漪,“若明日混战中有人伤了百姓……”

他顿了顿:“你说,宋哥哥会怎么看本王?”

詹清越喉间一哽,斟酌着开口:“宋东家……向来心软。”

“心软?”小石榴忽然笑了,“他若真的心软,就不会三年都不来看我。”

说着,他声音忽然低下来:“但本王……不想让他觉得,惠王与永王之流无异。”

“罢了,明日让骆侍卫多安排些人手,分散在人群里,一旦有危险,优先护着百姓撤离。”小石榴吩咐道,“再挑几个身手好的,守在白云寺各处要道,密切留意刺客动向,宁可放过,不可错伤无辜。”

詹清越微微一笑:“王爷心怀悲悯,实乃百姓之福。”

他曾一度担心这位小王爷在遭遇接连不断的刺杀后,变得冷酷多疑,心硬如铁,再难照见人间疾苦。

但此刻,小石榴的一番安排让他彻底打消了这份担忧。

窗外传来三更梆子声,詹清越起身告退。

走到门口时,他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烛火在青铜烛台上跳了跳,将小石榴的影子投在屏风上,显得孤单又落寞。

“王爷,”詹清越突然道,“明日我也会扮作香客跟着您。”

小石榴头也不抬:“随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