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3章 租不如买,投资额增加两倍(1/2)
向洋、唐文忠等听到孙政义的话,都大喜过望,这是同意了。
他们真的将控股权拿到手了。
果然如张恪清的判断,孙政义对国内市场极为看重,这一次又赌赢了。
领导点点头:“可以写在合同里,但你们所有专利开放授权,也必须写在合同里,价格不能比那些大公司拿到的高。”
技术封锁有两种,一种是硬封锁,就是完全不出售给你,另一种是软封锁,就是开出远超市场行价的价格,让你想买也买不起,或者买回来也是巨亏。
现在要打破技术封锁,那就要警惕对方在合同中有猫腻。
孙政义笑着说道:“这点当然没问题,我也是希望保持长期合作的。”
“那么其他条件,是不是都没问题了?”
领导看向张恪清,张恪清马上说道:“人才补贴,这部分郑城可以承担,只要符合标准,都会足额发放。水电网费用,五年减半太长了,我们愿意改为头两年免除,第三年减半,之后正常征收。”
唐文忠也补充道:“税收方面三免三减半我们不能答应,但可以改为四年免税。相关的技术研发补贴,只要符合要求,都会发放。”
正常情况下技术研发补贴一年也不过一千万而已,相比于安谋公司能带来的收益,根本不算什么。
若是安谋的子公司能研发出更多符合补贴要求的技术,那上头乐不得多给呢,毕竟子公司的控股方可是国资,这些技术专利所有权孙政义可拿不走。
孙政义侧身听完翻译的复述,忽然笑了:“看来你们是坚信我们未来的营收会越来越高,利润会越来越高?”
这点也是好事,因为代表着内地不会对他公司的发展进行阻挠,愿意看着他们公司发展越来越好。
唐文忠反问道:“难道孙董不相信吗?”
孙政义当然相信,他就是相信这一点,才愿意收购安谋公司,才愿意在内地跟政府合作。
“没问题,这两个条款我也答应了。”
夏正东在旁边根本插不上话,但脸上却都是惊喜之色,安谋的子公司,真的要落户郑城了,这绝对是好消息。
之前说那些购买安谋公司专利的企业,不看重交通等优势,但只要安谋子公司搬过来,他敢肯定会有许多相关的芯片设计企业在郑城落户。
因为距离近,谈判会更加方便,甚至可以挖到一些相关的人才。
看来这一次,郑城真的要成为芯片之城了!
唐文忠笑着说道:“孙董,那我们讨论一下子公司的注册资金和我们要入股的资金吧?”
孙政义竖起一根手指:“一个亿美元,你们出资五千一百万美元,用你们的货币入股也没问题。”
夏正东兴奋的都想替唐文忠答应下来了,但张恪清却忽然开口说道:“孙董,一个亿美元不够用吧?”
孙政义看向张恪清:“张书记,一个亿美元已经不是小数目了,公司的运营不需要那么多资金,我这也是在帮你们省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