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 > 第1600章 第三次科举考试(二)

第1600章 第三次科举考试(二)(2/2)

目录

也就是说,每一张试卷上可能就会有至少十个阅卷老师的批注。这也是张富和范仲淹现阶段,能够想到尽最大可能避免有人偷奸耍滑的好办法了。

当然,现阶段三个考场参加考试的人还并不是特别多,跟后世的高考根本是两码子事,主要是三国时期,人口本来就少,能读书学习的人更少,能参加科举的人也是更少了。

所以这个看上去工作量很大的阅卷工作,其实真实开展起来,也并不是太麻烦,至少现阶段的蜀国这样做完全没问题!

对了,整个阅卷考试中,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信息栏也是严格保密的,会被暂时封起来,不让阅卷老师查看,这也是为了避免徇私舞弊。

现在三个考场,阅卷工作大概会持续十天半个月左右吧,等到全部批注完,评级过后,就可以从中挑选所有阅卷考试公认最好的三十人来参加下一步的殿试了。

这次由于是第一次三考场科举,加上三地之间的距离确实比较远的原因,是很难将所有试卷集中到一起,再统一选择出来最好的前一百名进入殿试呢。

所以,张富也是想了个省事且折中的办法,根据每个考场的人数比例,给各地分配殿试名额,加起来是一共一百个名额,其实三地报考人数也都大差不差,没啥太大区别,这样分配也是没问题的。

当然,个别地区优秀者太多,也会酌情多分配一些名额,这些都是比较容易协商的小事情。反正前面还有殿试,殿试的名额也不一定会卡多么死,这都是比较无所谓的小事情。

然后选出来参与殿试的一百左右人员,绝对是本次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了,已经可以说是一只脚踏入成功了!

等待他们的,就是前往成都,接受皇帝张鲁和朝廷九部官吏以及一些重要官吏的‘面试’了,然后选取其中成绩、表现、对答、人品等综合最好的前三十名!这些人就可以一跃枝头,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咯!

因为蜀国现在没有统一全国,外加参加科举人少,缺的官吏位置也不多,所以暂时只取一甲(1-3名)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最顶尖的三个人!和二甲(4-30名)入仕,之后的就很可惜了,只能来年再战!

六月中旬考试,七月在各地考场公布进入殿试的名单,然后各个考场会统一组织带着人前往成都,去面见皇帝,参加最高级别的殿试。

在成都本地的人就可以多休息俩月了,荆州走水路到益州倒是也还好,基本上有组织大船接送的情况下,半个月二十多天就到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