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关中事定(2/2)
见君臣二人,互相揽责,还是马良上前来,劝住二人,还是先接手城池的好。
至此,关中安定。
士颂先是在城内祭奠了入关作战以来阵亡的将士。
而后在祭台上,亲手斩杀了被绑起来,还堵住了嘴巴的杜挚。
这人临死之前,不知道在哼些什么,不过想来也不会是什么好话。
荆州这边,也再次派出辅兵,以及一批参加过科考,正等待任职的吏员前来,用来配合在关中推行新法。
西路军那边,李严也将留在汉中的部队,分批次调出,进入右扶风。
这次,他们要防备的目标,换成了西凉群雄。
只是士颂在长安,并未待几天。便从各支部队中,挑选出了一批主力,向东而去。
不论是士颂,还是徐庶马良。
都看到了一个机会,那就是潼关以东,曹魏在河南尹,在洛阳方向的空虚。
钟繇的部队,被司马懿带来了关中,折在了关中,那边现在正是空虚之时。
若不是士颂想要亲自来长安报仇,他早就带着部队杀过去了。
现在长安既定,关中既定,东出潼关,占据河南尹,把司隶在黄河以南的地盘,全部掌控,东扼虎牢关,怎么看,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士颂刚好在长安城内,让各部人马简单整编,他依旧还是留下郝昭为长安太守,率军镇守长安。
所谓使功不如使过,士颂相信,吃过一次亏的郝昭,只会更加厉害。
想要从他手上拿下长安,只会更难。
而且郝昭在长安,向西可以支持李严和甘宁,防备西凉军。
向北可以扼守黄河,支持未来的水军军营。
向东可以增援潼关,守住楚国已经占据的关中地盘。
郝昭本想推却,但士颂鼓励他哪里跌倒哪里站起来,依旧对他信任有加,郝昭感动之余,自然决心给士颂守好关中。
至于关中的政务事宜,士颂本来想要调郑度过来的,但想想这里也算是前线了,而且还未必稳妥,还是选了个有些军略之才的桓阶直接负责了。
毕竟所谓的关中,也不过两三个郡的地盘大小。
后面即便是自己出了潼关之后,若是顺利拿下弘农郡全郡,有拿下河南尹,地盘也不大。
桓阶也是故旧老臣了,这点地盘,他还是能搞定的。
尤其是这位桓阶多少有些军略,在这里还能对郝昭在军事上帮帮忙,作用应该会更大一些。
关中各项事务,自然是正常推进,士颂也带着自己选出来的部队出发了。
这次去占弘农郡和河南尹,士颂怎么看,都是去捡东西一样简单。
就像演义里常说的一句话:如探囊取物一般。
根据探子查到的消息,钟繇的部队离开后,洛阳那边,根本没有实力组建新的部队,还在眼巴巴地等着钟繇带着人回去。
唯一有点兵力的地方,也就是虎牢关上,还有万余人的部队死守。
这些人防备的对象,自然是季汉方向。
而季汉这边,刘备带着诸葛亮,张飞,于禁等人,就在黄河边上,挖掘战壕,整军备战,和黄河北岸的曹丕对峙。反正他们的旗号,都在那边。
在士颂看来,刘备那边的消息,应该还停留在自己和司马懿缠斗于关中之时。
此刻,正是自己出其不意,东出拿下洛阳的好机会。
这次出兵,他带的人马不多,除了五千颂卫营外,主要就是徐晃所部的人马为主。
然后不愿意休息的其余部队里面,他也各自抽调了数千人,算是没有冷落了各部将士们的请战之心。
只是各部人马的将官们,只要没有受伤的,大多也都跟着一起出来了。
事情的进展,也正如他预料的那样。
出了潼关之后,一路上,在弘农郡内,各州县都是望风而降。
当年和弘农杨家关系不错的本地门阀,老老实实出来攀附和杨家的关系。这个说当年给杨梦茹送过长命锁,那个说当年给过杨梦茹压岁钱。
总之,这次楚王军队来到弘农,那就是回家了,他们宰牛杀羊,也要犒劳三军。
勉勉强强,让士颂也体验了一把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感觉。
至于这两年,趁着杨修南下后,霸占了杨家土地的门阀豪强,很识趣的向北逃走,他们逃去的方向,是目前名义上,还掌握在曹魏手中的新丰港。
此港在司隶的战略地位很是特别,左边是潼关,右边是函谷关,算是弘农郡内,连接东西二都的关键水运港口,也很适合用来组建水军。
只是在士颂看来,现在还是先继续向东,占据洛阳,才更为重要,至于北面这个港口,回头再拿,也只是顺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