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激将(1/2)
皇后热情招待了沈柠。
细问江南情况。
金陵几个倭寇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很说明了江南的问题。和前朝一样,这些人又和当地的士绅勾结在一起。
但比前朝更可恨的是,这些人不再完全依附当地士绅,也不再全当海盗,反而上岸,利用种种,和当地士绅形成合作关系。
王子朋身为王家子,都成了他们手中指哪打哪的枪……
也就是遇到贾家和沈氏,换成随便弱一点的人家,不要说扳倒那几个倭人了,就是王子朋的面,只怕都见不着就先被人家先按进大牢了。
沈柠也不违言。
在外人眼中,倭人与她有杀夫之仇呢。
她和贾珍又遇刺杀,怎么报复都不为过。
她先感谢了皇上和皇后的照顾,那一百精兵简直救了他们家的命,才提起各府县所查之倭人。
别的不说,运河沿岸可都有他们的影子。
其他地方能少吗?
“……那所谓的倭人使团,大概就是仗着他们的人已经渗入到江南。”
沈柠斟酌词语,“娘娘,我听说皇上命人收缴各地倭人财物,有可能要把他们驱离出境?”
“是!”
皇后点头,“就是倭人使团那里……,待和罗刹人、蒙古各部的谈判结束,也会放了,驱离他们出境。”她很抱歉,不能替沈柠和贾家报仇,“尤其使团那边,毕竟代表了倭国。”
“我知道!”
沈柠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如不是穿越,谁能知道,曾经是属国的日本会有那么大的狼子野心?
哪怕经过近代的绝望抗日,到了现代,人家也渗入到国家的方方面面。
“倭国使团肯定是要放的。”
她不放,皇帝不放,那些自以为天朝上国的朝臣们也不能答应。
沈柠道:“但是各府已被收监的倭人……,其实细查之下,没一个能干净,而跟他们混一块的江南士绅,其实也没一个干净。放这些人走,看着是问题不大,但他们哪一个不是曾在大昭生活过几年的?”
这?
皇后隐约明白了她的意思。
“倭乱再起之时,他们就是急先锋,他们熟知江南的一切,甚至可以再次利用相熟的士绅,来一场比前朝时,更大的倭寇之乱。”
“……可是……”
皇后的眉头拢了拢,“姐姐说的,我和皇上也都想过,不过,以大昭如今强盛的武力,那些人也未必再有胆子弄和前朝一样的倭乱吧?”
沈柠:“……”
她苦笑了一下。
“娘娘,无利不起早!”
小日子觊觎这方土地,早不是一天两天了。
“他们能和罗刹人联合到一起,就能和葡萄牙人,英吉利人合作。江南乱,对大昭的打击太大了,而他们又付出了什么呢?一支敢死队。而这支敢死队,能为他们建下多少功勋?可以在葡萄牙、英吉利,甚至罗刹国那里,争取到多少利益,您知道吗?”
皇后:“……”
她惊呆了。
她没有想过这个。
只觉得大昭都能把罗刹人打得主动求和,打的曾经的‘大清’崩溃,蒙古俯首,小小倭国定然能轻松拿捏。
“娘娘,是否觉得我在危言耸听?”
“不不!”
皇后急忙摇头,“我在想葡萄牙、英吉利等能给倭国多少东西?足够让他们背叛宗主国,还是说,他们真的不怕大昭打过去。”
朝堂上有人说过这个问题。
最后说了半天,得出的结论是倭皇不敢!
大家都自信满满。
皇上回来跟她说时,也自信满满。
皇上让严查倭人,收缴他们在大昭的所有一切财物,其实最重要的生气对象是江南的文武官员和当地的士绅。
是杀鸡儆猴给那些人看。
是警告他们,前朝的前车之鉴犹在,大昭不能走同样的路。
要知道,倭寇之乱伤的不仅是朝廷的赋税,还有整个江南。
从官场、士绅到百姓没一个能逃过。
“……娘娘,大昭建国以来,倭皇向我们称臣了吗?向我们纳贡了吗?”
沈柠头疼,却也只能耐着性子。
如果她连皇后都说服不了,就更不可能说服皇帝了,“他们是和我们有铜、铁的生意往来,可明明我们给了银子、粮食,甚至他们急需的东西,但他们照样卡我们的脖子,限制一定量的铜铁。”
这就不是一个乖乖属国能干的事。
“这时候,我们再想什么宗主国、属国……,只能说是我们太天真了。”
说到这里,沈柠叹了一口气,“您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心有多大,他们的皇帝在我们这边称为倭皇,可是在他们那里,却称天皇,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称呼为大日本。”
贾敏在信中说,俞知府最后下狠的收拾倭人使团,就是因为他们说大日本,说天皇。
“……这个,我听皇上说过。”
当时皇上也很生气。
所以那使团一直被关着。
各地杀倭的江湖人士,朝廷上下也全都没管。
“可姐姐真的觉得,在我们打败了罗刹国后,他们还敢和英吉利、葡萄牙合作吗?”
皇后道:“这两国离我们大昭太远太远,输了,他们拍拍屁股走了,倭国可搬不走。姐姐觉得,他们不怕我们打过去?”
沈柠:“……”
她揉了揉额。
“娘娘,您觉得他们在叫大日本,叫天皇的时候,是怎么想我们大昭的?”
这?
皇后突然无言以对。
历代以来,皇帝一直以天子自称。
“大家都觉得如今大昭武力强盛,小小倭国就算想蹦跶,在权衡利弊之后,也会放弃是吗?”
“……是!”
皇后犹豫了一下,点了头。
“我们为什么要在他们权衡利弊之后,做出选择?”
沈柠反问,“我们为什么不能让他们老实听话,无从选择?”
这?
怎么操作?
皇后眨了眨眼,“姐姐觉得,把已经渗入到江南各府的倭人,全都杀了,他们两眼一抹黑后,就算有心思,也无从选择,只能老实吗?”
“……也可以这么说。”
沈柠点头,“使团的人可以放,但江南的倭人绝对不能放。”
“那……”
皇后想了一下,“姐姐让贾珍具本上奏吧!”
什么?
沈柠愣住。
“皇上和朝中的大人们,应该会选择这条让倭国上下,无从选择的路。”
皇后道:“就算他们还有狼子野心,再培养人往大昭来,也需要很多时间。”
而大昭现在缺的也是时间。
北方稳了,安南等地差不多也就稳了。
接下来,就是江南的官场以及士绅一体纳粮的事了。
于她和皇帝而言,饭要一口一口的吃,稳稳的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