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学霸刘本成!!!(2/2)
甚至学文科的也打起了学计算机的主意,即便正规学校进不去也要去社区大学,甚至野鸡大学学计算机。
由于他们没有一点数理基础,其困难程度是可以想象的。
刘本成有个学哲学的朋友,怎么都不理解计算机语言中的循环语句“k=k+1”,他居然还抱怨,计算机语言完全没有逻辑。
在学计算机的狂热下,连刘本成有全额奖学金的室友加好友姜大伟也动心了。
在姜大伟的撺掇下,刘本成也动起了多学一门手艺的心思。
有一天刘本成支支吾吾对他教授讲,“教授,我想兼学计算机这门专业!”
教授听后,十分吃惊地看着刘本成,半响没有说话。
后来他让刘本成坐下,语气沉重地给刘本成讲了一段让他终身铭记的话。
教授说:“不管什么专业,只要做得好就不会没出路,作为学生,你不应该过早的考虑未来,而要一心要把学业做好。
我们做学术研究不光为了谋生,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人类探索未来的责任。
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对学术的兴趣,他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得好。”
刘本成闻言有些羞愧难当,作为一名夏国学生,他竟然这么短视,没有一点雄心壮志
从此以后,他再也没动摇过毕生从事经济工作的决心。
这年头,抱着只是为了改善生活,而到国外留学的人不在少数,刘本成身边就有好多这样的人。
后世,改开以后的40多年里,国内就有几百万人涌到国外留学,竟没一人拿到诺贝尔奖。
不能不说明问题。
你说是夏国人笨吗,缺乏创造力吗夏国人不笨,相反而聪明。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会儿,到国外留学的夏国人没几个,却出了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数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问题是后世的人,能有几个人能像他们那样一心扑在学问上。
刘本成的导师工作非常努力,他已50多岁了,还每天都很早到办公室。
有一年圣诞节,在校园里刘本成看见他朝办公室走去,立刻迎上去表示对他的勤奋感到吃惊。
教授用手势制止了刘本成说下去,在他看来在节假日上班是很自然的事。
这也影响了刘本成,他后来访问过的若干高校和研究所,发现这里的那些教授与研究员都十分努力工作。
刘本成,觉得国人并不一定就比人家聪明,如果勤奋上也不如人家的话,怎么可能在科研上比人家做得好。
国外大学的教育跟国内不一样,管得没这么细,导师只作方向性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献自己去找具体的科研题目。
这对刘本成锻炼特别大,的确,一个研究生如果在学习期间过分依赖于导师,毕业后他是很难独立工作的。
刘本成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结果,文章一篇接一篇在他所从事专业的顶级刊物上发表,不到四年时间他就拿到了博士学位。
随后,刘本成博士毕业后就顺利进入了山姆国著名的红杉资本工作锻炼。
红杉资本于1972年在山姆硅谷成立,这是一家始终致力于帮助创业者成就基业常青的公司,说白了就是著名的风投公司。
刘本成觉得,红杉资本的创始人,唐瓦伦丁是真正的传奇人物,他是硅谷风险投资教父、风险投资界的四大巨头之一。
其投资过的公司包括掀起个人计算机革命的苹果、开创游戏机工业先河的atari、知名数据库公司oracle、网络硬件巨人思科、网络新传奇雅虎,等等一系列知名企业。
红杉的领导者瓦伦丁专注新“赛道”与“航母”的投资策略:每一个大热的行业或公司里,总能窥见红杉资本的大名。
瓦伦丁,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影响了投资人的投资人。
50年代末,著名的“硅谷黄埔军校”仙童半导体公司发明了集成电路,大学刚毕业的瓦伦丁正好成为公司的第一位销售员。
随着整个半导体市场的壮大,瓦伦丁在1961年一年时间里,创造的个人销售额就超过了仙童上一年的总销售额。
于是,他很快就被提拔为西部地区的销售经理。
8年后,出于“继续奔跑”的使命,瓦伦丁成为了山姆国家半导体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1972年,瓦伦丁离开国民半导体公司,在风险投资的路上安营扎寨。
此前,他小试牛刀,顺着半导体业上下游,投了几个小项目,赚到一些钱。
瓦伦丁自感摸到了投资的门道,决心投身于此,以度余生。
于是,他加盟了capitalgroup,创建了风险投资分部,并用加州最大、最长寿的红杉树为自己的机构命名,即“红杉资本”。
为了募资,瓦伦丁敲开了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大门。
年轻的银行家所罗门翘着二郎腿,扫了一眼瓦伦丁的简历,轻蔑地说:“抱歉,我们只投哈佛商学院毕业的!”
于是,他们把瓦伦丁打发了。
原因是瓦伦丁毕业于福特汉姆大学,只是一所不知名的山姆国野鸡学府。
所罗门银行家并非特立独行:在当时,风投的确是哈佛人的天下。
开局并不顺利。
红杉资本的第一期基金募集,费了瓦伦丁一年半时间。
之后,他又用了一年的时间,研究基金如何运作。
瓦伦丁直到投出第一个项目时,他的公司红杉资本已创立三年了。
刘本成加入红杉资本后,重点研究瓦伦丁本人以及红杉资本的成长史。
他发现红杉资本的第一个案子,是向游戏商atari投资60万美元,ayfield和另外两个投资者跟投。
一年后,atari被卖给华纳公司,红杉资本由此获得4倍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早年的风投项目以纯科技类为主,很多投资人是银行家出身,技术上很外行,他们时常求助瓦伦丁评估初创企业的产品和技术,也因此,红杉资本具有独特的优势。
苹果的乔布斯说过:“那个时候的风投,他们就像你的导师一样,对创业公司的帮助非常多。
因为早期的风投者,像瓦伦丁,都曾是高科技企业的创始人或高管。
这种背景,让投资者在投入金钱之外,也会像导师一样分享他们的才能和经验。”
对于瓦伦丁的投资风格,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投资于一家有着巨大市场需求的公司,要好过投资于需要创造市场需求的公司”。
因其过于强调市场对一家公司的意义,多年以来,这句话被引申为更通俗的“下注于赛道,而非赛手”。
瓦伦丁则解释称,“下注于赛道”的原因之一是,天才创业者实则非常罕见。
他表示,自己至今只见过两个拥有超人洞见的创业者:一个是英特尔的罗伯特诺伊斯,另一个就是现在正处于敏低谷分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
巧合的是,刘本成同样的话也听说过。
对了,就是在一次家族内部聚会少上,他大爷爷刘之野貌似说过同样的话。
刘之野当时也说过,山姆国未来像微软、英特尔、英伟达、苹果、亚马逊……这样的高科技公司值得重点投资之类的预言。
刘本成发现这些年,刘之野的预言也都相继的应验了。
这难道就是英雄所见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