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抱石水阁(2/2)
霍承纲久久不语,郑铉海一时噤声,不知自己说错了哪句。郑铉海期期艾艾的望着方雍,希望方大人帮自己说句话。
方雍轻咳一声道:“铉海,还不住嘴!皇上都忧心着鲁王殿下的病呢,作为臣子的。你我不为圣上分忧。反倒说起了鲁王殿下的不是。”
鲍云敬也在一旁搭腔道:“得了得了,左右这里也无外人。逾越便逾越了吧。”
霍承纲笑着回神,连连成是,朗声笑道:“我早说了,在这抱石水阁,不必居于俗礼。大家畅所欲言,畅所欲言。”
郑铉海紧绷的身子微缓,到底没有敢再放肆。
霍承纲又问了些工部如今的人员分布,和这两年的人事调动。着重问了工部近期在办什么大事。
霍承纲要知道,太子去工部后,最有可能办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郑铉海一一答了,期间水阁侍女端上来八只大秋蟹,郑铉海的目光频频落在一位眼角长红痣的妙龄女子身上。
霍承纲不动声色吩咐一声,不多时,抱石水阁主人前来。引着红痣少女对郑铉海引荐道:“小人冒犯,实在是我这婢女心野。方才为几位贵客上蟹。回来便对我说,郑大人温文卓雅,饱读诗书。内有腹才,心敬不已。”
抱石水阁主人拎着红痣少女皓腕,往郑铉海面前一推道:“我这丫鬟略通文墨,郑大人府上可缺磨墨丫鬟。她可胜任。”
方雍、鲍云敬一时哈哈大笑。指着郑铉海道:“郑大人才俊出色,还不快快收了。你看看,你我四人一同在这桌上。这婢女偏偏要向你毛遂自荐。”
郑铉海一时被美人砸中,语无伦次。惶恐的不知所以,想推辞,方雍鲍云敬偏偏在一旁起哄。
最后郑铉海求助般的望向霍承纲。
霍承纲微微一笑,含蓄道:“今儿我倒见证了一场红袖添香的佳话。”
水榭里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天色渐暗,霍承纲回到幕僚府。想了再想,还是去见了太子。望了眼天色,谨慎起见,霍承纲先让贴身小厮去问问太子睡下没有。
小厮很快回来道:“太子在书房,还未睡下。”
这个时辰了还未睡?霍承纲倏地起身,疾步去了书房。
太子韩霐在书房枯坐,鎏金莲花的油灯跳动着豆苗大的火光。霍承纲一进门便道:“霍先生,皇上要为贤德妃在毓坤宫盖一座玉房。”
“什么!”霍承纲咬牙道:“皇上他疯了吗。”
“是啊。父皇他疯了吗。”太子倒在太师椅上,心里也很茫然。
比起国库哪有银子让贤德妃折腾,韩霐更震惊父皇会纵然贤德妃这么奢靡无度。难道父皇真的中了蛊了。从元熙二十年开始,他就接二连三的办傻事。
太子道:“……是年初的事。折子被中留,一直没漏出来风声。今日我去工部和季时良讨论秋汛疏浚一事。工部年年都要在河东河西砸钱,今年也跑不了。”
“季时良冒死觐见。将劝谏折和给我,让我出个主意。”
霍承纲想起下午郑铉海说的话,“可是明面上皇上中止了盖玉房的念头。私下还在进行。”
太子温和疲倦的目光望着霍承纲,“你是不是得到什么消息了?”
“工部的郑铉海同我说,从三月开始于阗、蓝田两地不断有籽玉送往京城核验。怕是明年就要开采玉山。”
太子嗤笑一声,目光冷意森森。一扫颓丧之意,倏地道:“如此劳民伤财。和那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有和区别!”
元熙帝是个昏君吗?
霍承纲觉得他很难下定义,元熙帝灭卫纣,立新晋。化田亩,平地税。开商路,通友邦。在位二十余年,大免过三次赋税,赦过两次天下。
可如今的元熙帝,开始老了。渐渐的,也糊涂了。自私、荒唐,年轻那些乱糟糟的事。堆积到今天。
一桩桩,一件件,全成了隐患。
尤其是元熙帝这位‘褒姒’——贤德妃曹玉珠。
霍承纲想到这位贤德妃,心中冷笑。后槽牙恨意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