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2/2)
梁烨霖起来的时候,周玉芝已经在制作腌肉了,厨房里面炖着的鸡汤也已经微微散发出香味。
“你在做什么?”梁烨霖问道。
“这些肉咱们一时半会吃不完,送去镇上也麻烦,索性做成腌肉,风干着窝冬的时候吃。”周玉芝一边用刀子在肉块上划拉口子,一边说道。
“要割开?”梁烨霖问道。
他似乎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操作,有点好奇,有点疑惑,像个寻求答案的孩子。
周玉芝说道:“是啊,肉块太厚了,一会我往上面抹香料的时候,抹不进去,不入味不说,弄不好这肉就会坏了味道。”
梁烨霖点头,抬过凳子坐在一边观摩。
周玉芝将肉处理好之后,从厨房端了一个木盆,里面放着黑乎乎的东西。
她将肉放在木盆里面,抓起黑乎乎的东西就往肉上面抹,梁烨霖吃惊的看着肉上面留下的黑乎乎的残留物。
周玉芝也有点嫌弃,要怪就怪这地方的盐居然是粗盐,本来就有点黑,加上她往里面放的草果、八角、花椒面等一众黑色的香料粉末,粗盐里面那一点点白色就彻底的不见了,只留下这一盆看不出是啥的东西了。
“那啥,这东西啊,就是我调配的盐和香料的混合物,虽然看着黑乎乎的,但是味道很好的,到时候腌制出来的肉也会很香的。”她给梁烨霖解释道。
梁烨霖状似理解的点头。
涂抹完了,周玉芝便将它挂到了厨房,准备过两天一起熏制。
弄完了这些,锅里的鸡肉已经煮好了,周玉芝给梁烨霖盛了一碗鸡汤,拿了两个馒头,还挑出最好的大腿肉和胸脯肉给梁烨霖,自己拿着个大馒头,喝着鸡汤,美味的鸡汤让她欢快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下午的时候,周玉芝又开始准备做柿子。
她将柿子的皮用刀一一削掉,然后用麻绳将柿子一个个的串起来,挂到了屋檐下面,一串串的柿子,就像一个个的黄色灯笼一样,随风摇摆着。
梁烨霖看的喜欢,兴奋的加入行列,周玉芝眼角抽抽的看着梁烨霖笨拙的拿着刀往柿子上面削去,总是担心下一秒,他就会将自己的指头给削掉一个两个的。
“那个,要不你还是帮我绑柿子吧。”周玉芝看着梁烨霖削出来的只有一半的果肉,说道。
梁烨霖看着自己手中凹凸不平的柿子,还有小块仍旧固执的不愿与果肉分离的果皮,无奈的放下了手中的刀,学着周玉芝刚才的样子绑柿子。
周玉芝去了山上几次,猎到了不少的兔子、野鸡。还有一只獐子,为了更好的度过冬天,这些动物都吃的膘肥体壮的,倒是便宜了她。
而她的箭术也在突飞猛进着,估计要是遇到稍大点的家伙,应该也是可以与之一搏的。
这些动物被周玉芝统一的清理起来,腌制后,又熏烤了一便,这才挂在廊檐下面晾干,将其作为冬天的口粮。兔子皮也被她小心的剥下来,销好之后,收了起来。
至于猎到的那只獐子,被周玉芝送去了镇上,换了一些银子,然后全部都被她买成了棉布,为冬天的缝制衣服事业添砖加瓦。
这个时候,一年一度的秋收也开始,整个周家村都忙活了起来,就是周玉芝也加入了秋收的行列,虽然周家那两亩稻谷有刘家帮着弄,但是庄稼人都知道。
秋收就是跟老天爷抢时间,很快就会迎来雨季了,要是不赶在雨季前面将粮食全部运回去,那么这些粮食很有可能会在雨季之后发芽,也就意味着,这一年的辛苦白费了。
刘家的田地也不少,收割稻谷这些事情周玉芝还是做的来的,一大早,周玉芝就戴上草帽,拿着镰刀去了田里,至于梁烨霖,被周玉芝勒令不准出门。
外面的阳光很晒,梁烨霖的身子刚好了一点,周玉芝可不想让他的病情继续恶化。
每天回家的时候,周玉芝都会扛着沉甸甸的稻谷回到来,将稻谷绑好,放在院子里面晾晒,晒干了,就脱了粒,继续进行晾晒,直到晾干,才能收回家里。
这段时间,周玉芝整天都在忙活秋收,而梁烨霖则开始对厨房的一切工作进行着锲而不舍的探索。从一开始的学习烧火,到后来学着煮粥、做菜,他似乎越来越享受这样的生活。
不过这就苦了品尝菜肴的周玉芝,每次都含着满腔的话语咽下口中的食物,就算做出来的菜再难吃,梁烨霖也会捏着鼻子吃完,这让周玉芝想要阻止他的话语始终说不出口来。
算了算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