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农妇养夫札记 > 第六章

第六章(2/2)

目录

“真的吗?”周玉芝露出惊讶的表情。

”嗯,是梁府的管家亲自来的。”李夫人说到:“不过梁府管家提出,梁老爷新丧,婚事不宜过于张扬,且希望婚事能在这个月内完成,省的梁少爷还要守孝一年。”

这个时代确实有这样的规矩,一家人红白喜事不可相互冲撞,但是若红白喜事在一个月内发生,则不算是冲撞,反而是对已逝之人的一种祈愿。

梁家想要在月内完成婚事,也是情有可缘,要是错过了这个月,那么梁烨霖就要在守孝一年后才能与周玉芝完婚,那时候,周玉芝就18岁了。

而且谁也不能保证在这一年内,不会发生其他的的意外。考虑到这些因素,李夫人在梁家的管家来回话的时候一口就答应了月内成亲之事。

“只是我还什么都没有准备好,这就仓促成婚,会不会不好。”周玉芝不确定的问到。现代人结婚可都是要准备好几个月,甚至是半年之久的,他们这还一个月都不到。

“有什么好准备的。”李夫人说到:“梁家说聘礼不用过多,因为梁家给梁公子的陪嫁并不多,也就是日常的那些。且你之前不是送去了人参、灵芝、熊掌这些好东西了吗?”

“话是这么说,可我那院子也该休整一下吧,还有家具之类的!也是要换过的呀。这着急忙慌的,我一下子也找不到合适的呀。”周玉芝说出了现在的难处。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反正婚事就订在这个月,我连媒人都给你找好了,明儿就去梁府,你就准备做新娘子就好。至于家具,你到城里问问,看看有没有现成的,合用的家具,先买下来,其他的以后再说吧。”李夫人迅速敲定了这件事情。

从李府出来,周玉芝的脑子就没有停顿过,一直在想这婚事要从哪里开始操办?要准备什么,就连回到家了,也还在计划这件事情。

经过一晚上的思想斗争,周玉芝才终于做出了决定:家具的事情先放着,休整屋子势在必行。

周家的屋子与寻常的农户的屋子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房顶用的是泥瓦片,不是茅草,所以每隔几年就要翻新一次瓦片,今年刚好到了翻新的时候。

要翻新瓦片,自然要先把屋子里面的东西都拾掇出来,周玉芝想着正好可以将屋子重新收拾一下,没用的、或者已经用不了的东西就全部丢了,然后购置新的。

说干就干,当天,她就开始收拾屋子,收拾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才将屋子收拾妥当。

周家的院子很大,院子中间很空旷,这是几乎所有村子里面农户家的统一设计,因为需要堆放粮食或者晾晒东西,所以在最初建盖屋子的时候,都会将大院子作为设计首选。

四方的院子,三面都是屋子,正对着院门的一排屋子就是主屋,主屋一共有四间,最大的一见是卧室,分为就寝的地方和一个小的会客处。

一间正屋,里面供奉家族的牌位,周老爹和周玉芝娘的牌位也在里面,这屋子一般都是在重要的时候才会用到的。

另外两间则是一样的格局,可以用作客房,或者杂物间。

院子的另一侧则是厨房、杂物间、柴房。厨房里面放着吃饭的桌子,周家向来人口不多,厨房的面积够大,冬日里面厨房要比外面更加的温暖,所以将餐桌设在了厨房。

杂物间则放着一些生活上的工具,还有一些瓦罐之类的容器。

至于柴房,顾名思义,里面除了满满的柴火,什么都没有,柴火房靠近院子的一侧是没有围墙的,砍好的柴火就那样最好那样整整齐齐的码在那里,丝毫不影响整个院子的美观。

厨房正对着的一侧是几间低矮的屋子,那是专门豢养牲畜的地方,现在也只养着母鸡一家子,还有两间屋子都是空着的。

周玉芝看了看天色,估摸着这几天都不会下雨,就将东西一股脑的堆放在了院子里面,等着泥瓦匠第二天的到来。

这些匠人们做事情很是尽心,约定好了之后,一大早就来了周家,每个人都带着自己需要的工具,问清楚新的瓦片在哪里,打水的井在哪里,然后便热火朝天的开始干起来了。

周玉芝在整个过程中帮不上什么忙,她索性找了一张草纸,用木炭在上面写着需要添置的东西和物件。

家具她还是执意要王叔按照她所需要的尺寸和款式来制作,就算赶不上成婚的时候,以后也是能用到的。她并不想仓促的定下这些东西,毕竟这是自己生活的居所,自然是要既符合自己的审美,也要舒适才行。

其次,既然梁烨霖喜欢读书,少不得要给他留出一个书房才行,再弄上一个书桌、书架和椅子,虽然简陋,但是好歹也有个模样不是。

想到这里,她看向了这土墙,要是钢筋混泥土的墙那该有多好啊。

想到书房,就要考虑采光的问题了,这泥土屋子采光最是不好了,找泥瓦匠师傅咨询了一下,泥瓦匠师傅居然说这是小意思。

不知道他们怎么鼓捣的,居然在屋顶处弄了几个口子,既不会漏水,还能透光,顿时屋子里面就明亮了不少,这让周玉芝大呼神奇。

至于卧室倒是不需要改进什么,周玉芝现在用的床可是前些年周老爹费了些心思弄得,不但美观,而且还十分的结实,所以她并不打算做什么改变。

至于其他的家具,她一个人住的时候,到还绰绰有余,只是多了一个人,怕是还要准备一些其他的。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亲们关注豆果的文文,喜欢看的亲们麻烦帮我收藏一下文章哦,么么哒!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