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然相逢(2/2)
商陆很坦然,甚至还笑了笑:“对,所以我也没想到……我会到这所学校来。”
她这样的态度,倒是跟流言不太符合。顾嘉琦望着她说:“班里是不是有你以前的同学?”
这是在提醒她……
商陆淡淡道:“是以前的同学,不过不太熟悉。”
顾嘉琦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商陆算是跟顾嘉琦有了一点点接触,偶尔回到宿舍里会说几句话,但是班级里座位比较远,而且顾嘉琦算是颇受欢迎的人物,所以她们还是没有太大的接触。
商陆基本上还是独来独往,所幸,她早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崇城一中的小区分为三个,东、中、西三个校区,分别是高三、高一和高二的校区。校区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就是教学区建筑和距离的问题。
食堂倒是有两个,一个在高三的校区,一个在高二的校区。
商陆五年前在这里上过学,五年后回到这里,许多建筑物都进行了整改。
譬如那片荒废的场地建成了小桥流水式的花园,再譬如,原来是图书馆和竹林的地方,也完全改造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
而食堂的整体位置没有变,却也早就翻新了。
就连经常吃的菜式,味道也有些不同了,应该早就不是最初的那一批厨师了。
商陆以前高三的班主任姓莫,是一位男老师,表面很亲切很好说话,发起火来谁都不敢说话。但是他要管理班级很多人,而商陆这样省心又成绩好的人,他自然不用多管。
所以商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数学老师,姓李,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
商陆的数学成绩非常好,所以她对商陆比较重视,而且后来得知了她的情况,更是关心有加。
商陆心里感谢的老师有很多,但是李老师却是心里最亲近的一个。
过来的这几天里,商陆在高三的校区和办公室都没有见到过李老师,那说明她可能不在高三这边,也可能不在学校了。
身边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在提醒着,这已经不是过去了。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的,转眼间一周就过去了。
周六的下午,班主任杜辉站在讲台上,先是对他们批评训斥了一番,说得整个班级的学生大气也不敢出。然后又鞭策了一番,说只要努力还是有机会的。
下课铃响的时候,伴随着欢呼声,大家背上早就准备好的书包,一涌而出。等到班主任离开,商陆这才拿出手机翻了翻聊天记录。
冯涛最后发的一条短信,就是一定要联系。
商陆微微叹了一口气,背起书包就往外走。
除了校门,一眼望见对面的一家小店,就愣住了。
这家饭馆,是当年殷平林来接她的时候,最常过来等待的地方。他总是坐在小饭店靠窗的位置上,等着她放学。
却没想到,这家饭馆现在还存在着。
商陆往相反的方向走了几步,忽然转过身来,朝着靠窗的位置看过去。
夕阳的暖光透过玻璃映在桌面上,依稀有人斜倚在那里,修长的手指把手机推到对面:“你用我的。”
热浪一样的风从四面八方涌过来,或明或暗的灯已经亮起来,周围的公交车、私家车、自行车飞快地从身边驶过,带来一瞬间的风。
路上的行人大多是下班的,提着菜,挽着家人的手臂说说笑笑。
商陆沿着马路慢慢地走,忽然就有一种极致的孤独感。
她早就知道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但是有过一个人的陪伴,再次孤身一人的时候就会有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孤独。
沿着马路不知道走了多久,商陆再次惊醒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公交车稀少,于是选择打车回去。
她坐在车上的时候,目光便望着窗外,密密的车流在红灯前停住。接着再次开动,正值下班的高峰期,走到三环的时候堵在了那里。
十几分钟后,已经有人开始咒骂。
商陆透过前方玻璃,望见远处隐约有交警在维持秩序,便放心下来。
天色有些暗了,或远或近的霓虹灯、车灯、路灯逐渐亮起来。
商陆正发着呆,左后方的车开始慢慢移动,原来是那个干道的车可以走了。这里距离路口不远,只要秩序维持起来,一疏通便能很快过去。
视线里的那辆车忽然打开了车灯,不甚清晰的光线里,一张脸浮现出来。商陆如梦似幻似的,盯着后座的人,直到那辆车缓缓地从她面前经过。
一切声音骤然远去了,半开的车窗里他的侧脸,魂牵梦绕的熟悉的轮廓,一点一点如同电影的慢镜头一般从她面前掠过。
所有的情绪涌了上来,眼眶模糊起来。
商陆想喊出声,喉咙却似乎被什么堵住了,发不出任何声音。想要开门下去,全身仿佛僵住了一般动弹不得。
所有的感官和意识,都沉浸在乍然相逢的震动中。
作者有话要说:有事情两天没更,今天都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