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章 长安西市小玉米(1/2)
“哗哗哗!”
李想闻到了一股清香。
“王爷,这个打谷机,是不是以前那个机械作坊研制出来的?看起来效率还挺高的。”
一群人走在田地当中,看着周围农夫忙碌的身影。
“燕王,王妃,王管家,小的王浚有礼了。”
走到一片稻田前,那农夫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快步走了过来,躬身行礼。
李想和武媚娘面面相觑,没想到这乡下家伙,居然一眼就认出了他们。
李想出巡襄阳,这件事早就传开了。
不过,农民们对这些信息,却是知之甚少。
但眼前这位,却能一口叫出李想的名号,甚至连武媚娘和刘谨,都能一眼认出来,这就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王爷,这个农夫,好像以前在作坊里面干过活,我看着有些眼熟。”
李想和武媚娘听了刘谨的话,都恍然大悟。
梧桐村中的人,大多都是去年从关中道迁徙过来的,其中不乏燕王府的佃户,还有一部分人,则是跟随着燕王府来到襄州的。
看来,眼前这个农夫,也是其中之一。
“你在襄阳过得还习惯吗?我看今年的南洋大米,长势很好啊!”
李想连忙摆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开始和那名农夫攀谈起来。
“托燕王之福,襄阳之地,我等皆得百亩永业田。新开垦出来的田地里,南洋稻长势很好。虽然比不上渭水之畔那片肥沃的土地,但也是不错的了。”
王浚听到李想的话,整个人都兴奋起来。
李想问道:“你种了多少亩地?”
王浚:“大概有六十亩左右,到下半年的时候,大概能种一百多亩。”
李想说道:“加油吧,这可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王浚:“我知道,从明年开始,我打算在稻田里养点鱼,把府里那些管事教给我们的东西,推广到整个襄阳县。”
聊了几句,李想也大致了解了一下这个梧桐村的情况。
这些移民现在的生活状态,跟他想象的差不多,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理想。
幸好今年没有自然灾害,否则对于南洋水稻的推广会有很不利的影响。
至此,李想终于有时间考虑回京了。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李想回京之后,还会向观狮山书院的学生打听一下情况。
有了这些学生的前车之鉴,书院每年都可以派一些学生去各地历练。
到时候,狮山书院就可以扩大招生了。
……
长安城西城,一年比一年热闹,一年比一年热闹,一年不如一年,一年不如一年。
虽然是六月,天气炎热,但街道上的人还是很多。
不过,原本还十分热闹的人群,此时却是一下子朝着两边散去。
一只威风凛凛的大獒犬,被小主人牵着,威风凛凛,霸占了半条街。
“小玉米,慢点走。”
段梅,段兰,段竹,段菊等七个姐妹,都跟着小玉米,浩浩荡荡的在西市里面横冲直撞。
不知为何,段志玄与段开山两人都是五大三粗的,但到了段家的第三代的七个小姑娘,一个个都是温文尔雅,眉清目秀的。
这一幕,彻底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