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水底墓(2/2)
所以,他们沈家人都把这种事情当成故事听,外人若是凭借着只言片语,就梦想着寻宝发财,那是根本不现实的。
这下子全完,线索直接断了,再想续上可不是那么容易了。
不过几人倒是没那么失落,毕竟他们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才研究这个藏宝图的,既然没有线索了,李昊几人干脆抛开藏宝图的事儿,放开来玩了。
每天不是喝酒打牌,就是坐船游玩,听小上海的侄子讲讲周庄各处景色的由来,欣赏各种明清建筑,虽然不懂什么徽派建筑,苏氏建筑,绍兴建筑,却不影响他们觉得很美。
游玩的同时喝喝茶,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糕点,听一听当地的戏曲,悠然自得,潇洒惬意。
玩了几天后,小上海按照计划中的安排,联系上李昊安排好的人,带着沪市招商部门的人撤了。
李昊、老胡和胖子则是跑去了绍兴,瞻仰鲁迅先生的故居。
老胡和胖子上学时,正值红卫兵闹腾最厉害的时候,两人压根不曾好好上过课,小小年纪就跟着队伍去了主席故乡,去了革命圣地延安,还曾进京受过检阅,可以说除了学习,他们天南地北跑了个遍。
可是即便没怎么认真上过课,对于鲁迅先生的文章依然是熟悉的,哪怕是文革时期,先生的文章依然好好的印在教科书上。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孔乙己》、《药》都是熟读的。
老胡和胖子最喜欢《社戏》这一篇,对于其中行船和看戏的描写尤其沉醉,李昊则是对于其中钓虾和煮豆的情节记忆深刻。
三人雇了一条小船,行于水乡之中,遍寻河岸边的村庄,却没见到传说中的戏台,豆田倒是不少。
好在月色不错,渔火点点,倒是有几分先生夜半行船去看戏的意境。
李昊他们来的季节已经有些晚了,罗汉豆已经过季,只有少量的还适合煮来吃。
李昊、老胡和胖子哪里会客气?让船家靠岸,三人麻利的跳入豆田,没一会儿,就各自偷了一些罗汉豆,撩起衣服兜着,重新跳上船。
黑夜里看不端详,偷得豆子大都已经老了,好在煮了也能吃,就是口感不好罢了。
船上有个泥炉,三人学着书中的描写一般煮来吃了,别说,味道相当的可以,与夏日里烧烤摊上的毛豆有些类似。
搭配着几人带来的啤酒,还有船家做的醉虾,对着月亮喝了个畅快。
船身轻摇,流水潺潺,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就好比是完成了某种使命,犹如朝圣者结束了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