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用之人(2/2)
“你记不记得十来年前,我们从并州来长安的时候,途中发生过一件事,你的包袱里掉出来一些引人误会的东西。”
慧清没料到她会提起这件事。当年他留下了一件包裹死婴的罗衫,以及从白玉蔷身上拽下的一截衣袖和一双手镯,因为有谜团未解,他把这三样东西带在身边,却不想差点引火烧身,若非苏令瑜镇住场子,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只是后来意外迭生,回到长安后,局势又在微妙地变化。他最终没能查明那件罗衫到底来自何处,也至今没能厘清白玉蔷身份的疑点。这些陈年往事,他已经习惯性地抛诸脑后,为了自己着想,再不提起。
苏令瑜却在此时,十分突兀地承认道:“那件罗衫其实是我的。”
慧清的眼睛微微睁大了一瞬,很快又恢复如常,似乎不曾有过分毫的反应。
“我过去的身份,你应该还没忘。我那时候还是个逃奴,躲进深山里,又唯恐为虎狼所噬,所以借宿乡民家中。后来出了一桩轰动长安的案子,一对住在长安城外的夫妇,多年间谋害过路旅客近二十人。我当时借宿的,就是他们家。”
苏令瑜现在还好端端地站在这里,那对夫妇势必是没能得手,慧清已隐隐猜出了什么。
“他们想用往常的法子杀我,被我发现了,我把他们打晕,捆起来,问出了事实经过,然后就在他们埋尸的院子里,把他们杀了。”
即便对苏令瑜的性情早有了解,也在听她提起此事后迅速地猜破了些许关窍,但经她亲口承认,慧清还是不免震惊。当年这桩案子是苏令瑜审的,虽然因为证据不足的缘故,结案的部分做得有些模糊,但慧清现在才知道是苏令瑜在为自己逃脱罪责。
那毕竟是杀人。即便她是出于自保,即便她杀死的是恶贯满盈的凶手,但连杀两人也绝对是需要经过大理寺审查的。
慧清并非不能理解苏令瑜。如果她只是个平头百姓,在事发以后第一时间向官府自首,按照当时大理寺体贴民情的程度,即便不判她无罪,至少也会判处得很轻,等到她出狱以后,在民间的名声也不会差。
可她偏偏是苏令瑜,偏偏是当时就站上了风口浪尖的女官。她杀人的事情一旦被公诸于世,势必会受到不同阵营者的口诛笔伐,当官是绝对当不下去了的。
慧清心中隐秘地浮起一丝安慰。
原来苏令瑜,也有不敢让人知道的事,原来苏令瑜也有为自己假公济私的时候。
她也并非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