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不如当身自簪缨 > 番外三 青灯古佛

番外三 青灯古佛(2/2)

目录

比丘尼每日为她讲论经书佛道,杨裕桐知道,如果她愿意敞开心扉,向她们袒露自己内心最为丑陋低贱的部分,她会获得更大的解脱。

但她做不到。

于是仍然郁结。

寺门开了,香客陆续,杨裕桐沉默着到佛前洒扫。两名女客到她身侧,杨裕桐合十一礼。

这对客人显然是母女,女儿扶着保养得体的母亲拈香,看衣着倒都极为朴素。她们也对杨裕桐行过佛礼,只这匆忙一瞥,杨裕桐却愣住了。

是刘宝伤。

刘兰娘这些年膝盖不太好,而拜菩萨佛祖的心很诚挚,刘宝伤扶母亲下拜,注意力全在母亲身上,并不曾认出杨裕桐。

唯恐难堪似的,杨裕桐慌忙别开了目光。

然而出于某种她自己都说不清的心思,她只是躲到了佛像之后,偷听着刘氏母女的谈话。

刘宝伤的身份,不可谓不特殊,如今一派平民打扮,携母到这处荒僻的庵堂进香,莫非是差事上出了什么差错,被贬谪驱逐了?

听着二人对话,以及刘兰娘拜佛时的愿语,她却发现并非这么一回事。

刘宝伤竟是自己辞官的。

自大皇帝退位以后,李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彻底拔除控鹤监的势力。然而控鹤监毕竟曾是大皇帝的臂助,因故最终对刘宝伤和慧清等控鹤要员,仅以调任处理。按照杨裕桐对政局粗浅的了解,刘宝伤调任的是文职,虽不比往昔,但食禄无忧,若小心些不犯错,应当也算个好归宿。

她竟主动辞官卸任了。

若非碍于孝道和太平公主那边的压力,李显对武周旧臣,是恨不能杀之而后快的,多看他们一眼都心烦,刘宝伤要辞官,他怕是忙不迭就答应了。

为什么呢?杨裕桐想不出刘宝伤辞官的原因。如果是为了保全自己,李显现在这个态度,显然就并不是准备拿他们开刀的态度,况且刘宝伤不过一介平头百姓,家中毫无半分背景,曾经做官做的又是那等见不得光的活计,离了朝廷供养,她还能干什么?

杨裕桐微有出神。这时刘兰娘香已上毕,刘宝伤再度搀她起来,便以一种闲谈口吻讲道:“阿娘,你还记得使君家那个颖娘么?先前给她置地她不要,如今自己租了一块好田种番薯,收成很是不错,让我们去她那里住。”

一听到“颖娘”两个字,杨裕桐恍惚起来。她心中蓦然翻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情绪。颖娘,一个本不该对她构成任何威胁,却阴差阳错成为她一块心病的人。

想到颖娘,想到刘宝伤,想到她们放弃的一切,和自己从来引以为傲百计争取却不断失去的东西…杨裕彤如坠深雾,迷困其中。

刘宝伤扶着刘兰娘离去,杨裕桐在佛像后瘫软在地,连其他香客的眼光都忘记躲避,冷汗淋漓。

一旁的比丘尼匆匆来关切问她,是否身体不适。

杨裕桐拽住了比丘尼的衣袖,茫然惶惑,只觉自己已被佛经中说的魔攫在手心,“我日日诵经,洒扫香案,晨起暮归不敢分毫懈怠,佛祖何故不救我?”

年长的比丘尼,一双纯澈的眼瞳看向她,慢慢念了一声佛号。

“向佛一道,修身修心,佛祖说法五十年,谈经三百会,从没说过他可以凭借一己之力,越过修行法度,从众生中救起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