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 第506章 李全忠

第506章 李全忠(2/2)

目录

现在他可是在李渊的地盘上,可不敢有丝毫造次。

李渊可是有过杀使的前例,袁绍可不敢以身犯险。

袁绍稍稍定了定神,然后才开口说道:“回李使君,朝廷此次派下官前来,主要是为了传达陛下对使君的嘉奖和赏赐……!”

袁绍引经据典,口若悬河,先是对李渊收复西河郡一事赞不绝口,称其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

夸赞李渊英勇无畏,智谋过人,能够在匈奴的手中,成功收复被占据一半的西河郡,实乃国家之幸。

然而,袁绍话锋一转,对李渊擅起刀兵、北上的举动表示担忧。

他委婉地指出,未经朝廷许可便私自调兵,难免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疑虑。

袁绍暗示朝廷对李渊的行为并不完全满意,希望他能够有所收敛。

尽管如此,袁绍的话语还是以夸赞为主,毕竟李渊的功绩摆在那里,不容忽视。

他强调朝廷对李渊的能力和贡献是高度认可的,只是希望他在行动之前能够更加谨慎,多考虑一下朝廷的立场和利益。

说到最后,袁绍从袖中缓缓取出了一份诏令。

“天子诏书,尔等接诏!”

袁绍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人群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

他的声音高昂而洪亮,仿佛能够穿透人们的耳膜,直达内心深处。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周围的官吏们都不禁一震,下意识地想要跪下接诏。

尤其是那些传统的官员,如钟繇等一些世家出身的官员,更是毫不犹豫地对着袁绍手中的诏书拜倒在地,以示对皇帝的尊崇和敬畏。

然而,与这些官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周围的将领们却显得有些犹豫不决。

他们左顾右盼,似乎在观察着其他人的反应,尤其是上首大马金刀坐在那里的李渊。

这些将领们心中暗自思忖着,不知道李渊会如何应对这道诏书。

李渊端坐在那里,面沉似水,没有丝毫的动作。

他的目光落在袁绍手中的诏书上,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等待着他的决定。

阎忠见到李渊依旧坐在那里没有丝毫动作,心中不禁有些焦急。

他轻咳一声,引起了李渊的注意,然后对着袁绍抱拳说道:“臣奉召!”

这是在给袁绍台阶下。

袁绍看着李渊毫无反应,心中对他的怀疑愈发加深。

李渊虽然名为汉臣,但却是一个心怀叵测的汉贼。

在这紧张的氛围中,除了阎忠以及部分官员拜倒外,大部分文武官员都站在原地,其中一半以上的人都在犹豫地看着李渊,似乎在等待他的指示。

袁绍见李渊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已。

心中一紧。

袁绍无视了坐在那里的李渊,郑重地展开诏令,高声宣读道:“赏李渊金二百斤,玉璧一双,美姬百人,听闻卿,尚未籍贯,还未表字,尔父母不在,朕即是天下之父母,便此尔之父母,便赐尔全忠为字,望全忠有忠君报国之心,重现卫霍之功!”

袁绍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众人皆屏息聆听。

读完诏令后,袁绍将目光投向李渊,静静地等待着他起身接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