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流民问题(1/2)
他们要么被朝廷的大军剿灭,要么就只能一直苦苦支撑下去,直到凉州地区恢复安定,不再遭受天灾的侵扰。
所以,想要轻易地撤军,谈何容易?
李渊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进攻关中之事,目前还不必急于一时。即便我们能够顺利进入关中,得到的也不过是一个残破不堪的关中罢了。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积极储备粮食,收拢流民,为接下来的战略部署做好充分的准备!”
李渊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众人耳畔炸响,让在场的人都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一部分原本就心向李渊的官吏,在听到他这番话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他们明白李渊的意思,也深知其中的深意。
然而,另一部分暂时委身于李渊的官吏,在听到李渊与阎忠对未来的规划后,心中却像压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心事重重起来。
这些人虽然表面上顺从李渊,但内心深处仍然向着大汉。
他们担心一旦李渊真的拿下了关中,那么关中与并州连成一片,李渊的势力将会一飞冲天。
而且,客观地说,李渊的机会确实很大。
就目前关中的局势来看,朝廷对叛军无可奈何,而叛军自身进取也有所不足,双方已经僵持不下,陷入了一种互相消耗实力的状态。
可以预见,等到双方都坚持不住的时候,李渊便可以趁机从河东杀出,一举攻占关中。
如此一来,他便能鲸吞关中,成就一番霸业。
“大将军所言甚是,在攻入关中之前,我们必须要积累大量的粮食才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关中站稳脚跟!”
阎忠在听完李渊的话后,也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
双方十多万人马在关中这片土地上展开了持续数年的厮杀。
然而,就算最终一方能够取得胜利,他们所得到的也必然是一个残破不堪的关中。
因为战争的破坏力是巨大的,无数的生命将会消逝,农田会荒芜。
回顾历史,董卓曾经为了让关中地区重新焕发生机,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将洛阳的百万民众迁徙到关中。
这一举动让经历了五年战乱的关中出现了生机。
然而,好景不长,董卓被杀后,李傕和郭祀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内斗。
这场内斗使得刚刚恢复些许生气的关中再次陷入混乱和破败。
而马超和韩遂等凉州势力,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势必会趁机攻入关中,抢夺资源和地盘。
如此一来,关中地区就像是一个被反复蹂躏的弱者,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
可以说,在汉末时期,关中地区经历了两次严重的人口清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