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第三舰队覆灭(1/2)
面对蓦然抵近眼前的“鹳群”,国军第三舰队立时惊慌大乱,水兵们手忙脚乱地开始跑进战位、搬运弹药、装填瞄准……
“轰!”提前完成全部战备的鹳级装甲舰率先开火。
这个时代技术水平下的海上炮战命中率极低,往往需要发射几十上百发炮弹才能命中敌舰一发,可眼下的战场环境却截然不同。
狭窄的长江航道使得舰支几乎失去全部的机动规避空间,双方之间的射击距离也远远小于海战,在这种情况下,炮击命中率高得惊人。
第三舰队打头的引导舰英德号连挨两炮,舰身瞬间燃起大火。
英德号本来隶属于英国扬子江舰队,专门负责为在中国内河运营的英国商船提供护航,抗战胜利后由英国政府免费赠送国军,换取国军受降部队撤出香港。
这艘始建于1931年的炮艇排水量三百七十二吨,达到了鹳级的两倍,但全舰并未加装任何装甲防护,十分不抗揍。
鹳级的K18型105毫米加农炮轻松地撕裂开英德号的舰身钢板,把布设在舰支内部的蒸汽管道被炸得七零八落,英德号立刻失去动力,随着水流在江面上打了横。
英德号的同型姊妹舰英山号抓紧完成装填上前掩护,朝着一艘鹳级打出一炮。
炮弹擦着鹳级舰艏的装甲护板冒出一长溜火星,然后偏转方向飞了出去,在水面上高高砸出一朵浪花。
跳弹了?!英山号的炮长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这不是应该坦克对战才会发生的事吗。
英德、英山号排水量虽大,但主炮仅是一门47毫米口径的战防炮,火力十分孱弱,面对鹳级这种“水上坦克”根本无处下牙。
如果军舰能说话的话,鹳级此刻一定会冲着英山号大喊:“听清楚啦,老子叫装甲舰,装甲舰,德国人设计军舰不行,可设计坦克却是一把好手”。
事实上,鹳级以一百四十多吨的排水量装了一门105毫米口径的加农炮,与其说它是军舰,真不如说它就是一辆能在水上航行的坦克。
“贴上去!拼刺刀!”萨本政适时下达了近战命令。
萨本政所说的拼刺刀当然不是真的让水兵们端着刺刀去跳帮,而是指敢于以小博大打近战的战斗精神。
在江防舰队的成军仪式上,赵骥在讲话时特意提出了小艇打大舰必须要有“海上拼刺刀”的精神,并以此激励舰队官兵。
海上拼刺刀!对于亲身经历过中国海军其兴也勃,其衰也忽的萨家子弟来说,这句话可实在太带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