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 养晦(2/2)
佟世安:阿玛,你怎么了?有心事啊?
佟国维:哦,没什么。
佟世安:阿玛,你为什么不愿意加入天主教啊?是不是因为不让休妻、不让纳妾啊?
佟国维:你这鬼丫头,没大没小的!
(佟世安做了一个鬼脸,然后跑回自己的房间。不一会儿,佟国纲到,兄弟俩在书房内密谈。)
佟国纲:听说皇上最近沉迷于摔跤,荒废学业,怎么回事啊?
佟国维:一开始我也差点被皇上骗了。直到我值夜班的时候,发现皇上深夜还在自习,我就明白了。
佟国纲:可现在首辅大人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我就担心哪天他走了,鳌拜更无法无天了。
佟国维:我已经和索额图商量了,等万寿节一过,就请首辅大人上疏,恭请皇上亲政。皇上已满十四岁,看鳌拜还有什么话可说。
佟国纲:对鳌拜,我们还是要做最坏的打算。
【康熙六年,四月,深夜,清宁宫】
佟国维:皇上,这里是平南王和靖南王发来的密文,臣已译成明文。请皇上过目。
康熙(认真阅读):想要遏制吴三桂,还是得靠尚可喜和耿继茂。很快,吴三桂就会辞去总理云贵两省的职权。这些年,朕总算是勉强干成一件事了。
佟国维:但吴应熊声称吴三桂病重,想要回云南探亲。皇上,您真的要放他回去?
康熙(烧掉情报):吴三桂现在,还不敢不让吴应熊回来。朕最关心的,是吴应熊回去后,吴三桂会和他说什么。
佟国维:臣已挑选了可靠的銮仪使,找机会安插到吴三桂或吴应熊身边。
【五月辛酉,吴三桂疏辞总理云南、贵州两省事。从之。命吴应熊赴云南视疾,仍还京师。】
【康熙六年,七月初七,早晨,太和殿】
(康熙亲政大典结束后,鳌拜与遏必隆同车离开紫禁城。)
遏必隆:没想到小皇帝还保留辅政大臣,协助处理政务。
鳌拜:哼,一个每天只知道玩布库的皇帝,能离得开辅政大臣吗?
遏必隆:现在索尼也死了,日后可就全仰仗鳌中堂您了。
鳌拜:哈哈哈!
(大臣们都离开后,只剩康熙和福全等人在大殿内。)
福全(满语):皇上,今天咱们还练布库吗?
康熙(满语):练,继续练!
【乾清宫】
(康熙带着福全、黄芳世和曹寅练习布库。最后,四个男孩子都累得瘫倒在地上。)
康熙(满语):如果倭赫还在,他一定会是最厉害的那个。
【康熙六年,七月二十一,傍晚,佟府】
(佟世安怒气冲冲地从茶馆回到家里。等了半天,终于等到佟国维回家。)
佟世安:阿玛,鳌拜擅自杀害了苏克萨哈,凭什么进位一等公?
佟国维:你的消息很灵通嘛!
佟世安:茶馆里的人都在议论。
佟国维:你一个女孩子,不要总是去那些三教九流的地方。
佟世安:昆曲不是三教九流,您没看过不要随意评论。
佟国维:好好好!我的安儿长大了,开始关心国家大事了。
佟世安:皇上是不是糊涂了啊?鳌拜明明就是不满苏克萨哈上疏请求解除辅臣之任。他怕他自己也会跟着下台,所以才杀了他。皇上不问鳌拜的罪,反而给鳌拜加官进爵?
佟国维:你都能想明白的问题,皇上会想不明白吗?你应该听过,洋人有这样一句话,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
佟世安:您是想说“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吧?那是唐太宗说的。
佟国维:哟!阿玛以前一直担心你只重西学,荒废国学,看来现在可以放心了。
佟世安:阿玛,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这个问题!(急得跺脚)
(佟国维拍拍女儿的肩膀,没再多说,便走开了。)
【康熙七年,秋天,早晨,佟府】
(佟国维的长女佟世宁今日去参加选秀。由佟国维和嫡母送她入宫参选。生母、佟世安送他们出门。)
佟国维:这弄得花枝招展的是要干什么?把头饰都摘了,胭脂口红都抹掉!
(生母欲言又止。)
何氏:老爷,这去选秀的姑娘,哪个不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佟国维:没必要!
佟世安:阿玛,你别这么凶巴巴的。
(佟世宁乖乖地按照父亲的要求,用手绢擦掉口红,又摘掉头饰,交到生母的手中。生母又偷偷塞回到她的袖子里。)
生母(小声):丫头,要争气啊!
【傍晚,佟府】
(佟世安在等姐姐,看到叶克书满头大汗地从外面跑回来。)
佟世安:叶克书!你最近怎么天天这么晚才回来?是不是被国子监的先生罚留堂了?
叶克书:姐,你能不能盼我点儿好啊?我现在可是皇上的陪练,你对我可要客气点。
佟世安:陪练什么?
叶克书:布库啊!这可是皇上最喜爱的运动,现在八旗子弟人人都在玩。
佟世安(疑惑):你们玩布库,阿玛知道吗?
叶克书:知道啊,还是阿玛带我去的。姐,有机会你一定要去看看,皇上练布库得可好了!动作干净利落!能成为皇上的陪练,我真是三生有幸啊!(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佟世安: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时,佟世宁回来了。生母第一时间跑到她身边,佟世安也跟了过去。)
生母:怎么样?
(佟世宁摇摇头。)
生母:怎么会呢?你见到皇上了吗?
(佟世宁点点头。)
生母:皇上说什么了?
佟世宁:皇上什么也没说。是太皇太后说了,佟家已是亲家,不需要锦上添花了。佟家女子以后可以不赴选。
(生母悉心栽培女儿十几年的梦想在一瞬间破灭,失魂落魄地回到房间。佟世宁又将太皇太后的话复述给佟老夫人和佟国维夫妇听。)
佟老夫人:我知道,这些年,你娘对你最大的期望,就是有朝一日入宫为妃。但后宫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奶奶是再清楚不过了。落选也不见得是坏事。你也累了一天了,早点休息吧。
【康熙七年,十一月,下午,东堂】
(熊赐履奉康熙之命,到东堂询问南怀仁等神父有关欧洲风土人情等情况。熊赐履按照康熙列出的问题提问,并一字不落地记录南怀仁的回答。询问结束时,南怀仁送他到教堂门口,正巧遇到进来的佟世安。)
佟世安:哦,南神父,您有客人啊?那我改天再来吧。
南怀仁:不碍事,不碍事。熊大人,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佟国维大人的女儿,佟世安格格。佟格格,这位是熊赐履大人。
熊赐履:佟格格?我都认不出来了。当年在宫里教格格念书时,格格才这么高。(用手比划)练字的时候,还经常把墨水弄到身上。
佟世安:啊,我想起来了,原来是熊大人。好久不见!
熊赐履:是啊,得有六七年了吧?佟格格出落得亭亭玉立了。
佟世安:熊大人过奖了。
熊赐履:那我先走了。南神父请留步,改日再请教。
佟世安:熊大人请稍等!
熊赐履:怎么了?
佟世安:我听说,皇上现在天天练布库,还找了很多八旗子弟陪他玩,是真的吗?
熊赐履:是的。因为练布库,讲学也停了。(叹气摇头)
佟世安:荒唐!
【晚上,清宁宫】
(康熙在批阅奏折,福全坐在一旁协助。)
康熙:这个周有德,挺有意思的。前几年当山东巡抚的时候,就曾上疏请求放宽山东海禁,当时朕准了;现在当两广总督了,又上疏请求放宽两广海禁。
福全:海禁原意是为了保护边民,使其免受战乱。但现在却成了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福建总督李率泰在临终疏言中,也曾提到应放宽福建海禁。
康熙:朕还记得,登基之初,朕曾接到福建疏报,说迁民死亡者八千五百余人。当时朕躲到母后怀里偷偷掉眼泪,还怕被安安看到。(苦笑)诚如海澄公所言,如今海疆底定,非昔日强寇出没可比。是时候考虑让迁民回家了。
(熊赐履到清宁宫,将整理后的与耶稣会士问答,呈送皇上。)
熊赐履:皇上,与耶稣会士的问答已整理完毕,请皇上审阅。
康熙:嗯。南怀仁他们最近还好吗?
熊赐履:耶稣会士们生活无虞。臣还在东堂见到佟世安格格了。
福全:是吗?想来已经好多年没见过安安了。她还在学西学?
熊赐履:是的。佟格格还问起皇上了。
康熙:她问起朕什么了?
熊赐履:格格问,皇上现在是不是停了讲学,天天玩布库?
康熙:她骂朕了吧?(无奈一笑)明年,朕应该就可以让她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首先声明一下,我单纯是因为无法接受小学未毕业的孩子结婚,所以我让康熙的第一波后妃们全都“待年宫中”至少一年以上。这样的婚礼,不仅是挑战伦理,还挑战生理。
1.陈最良:《牡丹亭》里女主角杜丽娘的家庭教师,年过六十,他满脑子仁义道德,满口之乎者也,一心一意要把这位年轻美貌的女学生,教成一个贤妻良母式的典范。(抄自百度百科)
2.《清史稿》本纪六,(康熙五年)八月己酉,给事中张维赤疏请亲政。
3.《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一:(康熙)六年,三桂疏言两目昏瞀,精力日减,辞总管云、贵两省事。......寻进应熊少傅兼太子太傅,命赴云南视疾,仍还京师。
3.康熙七年十一月,康熙派人询问南怀仁欧洲风土人情的信息忘记在哪看到的了。。。
4.周有德:《清圣祖实录选辑》里记载,康熙四年三月初九,称他为“前山东巡抚”,“曾将民人无以资生具奏。今应照该抚所请....”就是开放山东海禁,让人民可以捕鱼。康熙七年十一月十三日,称他为“广东广西总督”,请求让广省沿海迁民复业。
5.李率泰:前面提到因为荷兰人辞职的那位。《清圣祖实录选辑》里记载,康熙五年正月二十六日,遗疏言:海禁甚严,迁移之民尽失故业;宜略宽界限......
6.海澄公,即黄芳世的叔伯,黄梧。《清圣祖实录选辑》里记载,康熙七年疏言:海疆底定,非昔日强寇出没可比。
7.汤若望原名JohannAd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