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在早晨的旌旗下召唤蝴蝶(1/2)
青蒿老子的亲家翁,亲家母,女儿,看过青蒿老子的三儿子,在思乐新边港新建的房子,宽敞,高大,气派,自然非常满意。
亲家母问杜鹃母亲:“这个小女孩,这么乖乖萌萌,是谁的呀?”
杜鹃母亲说:“我女儿杜鹃的女儿,叫小栀子。”
“她还这么小,你怎么带得好?”
“亲家母,你不晓得,我外孙女非常听话的。小栀子当时还没有断奶,是我表哥青蒿,把她从汝城县背回来的呢。”
亲家母问:“你女儿,为什么不回来抚养女儿?”
杜鹃母亲说:“我女儿杜鹃,是一位红军战士,正在长征途中,现在,我不晓得她走到哪里。”
杜鹃母亲的话,听得亲家母肃然起敬,转身朝自己的女儿说:“你的公公青蒿,是一位红军老战士;这边的杜鹃姐姐,同样是红军战士,你嫁到这里,我一百二十个放心。为什么呢,这样的人家,根本水源好!以后,你把杜鹃母亲,当作是自己的母亲,你把小栀子,当作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女儿说:“好呢,我会孝敬公公婆婆,尊重丈夫,抚育好小栀子。”
西阳塅里有一句老话说,生儿莫生撬石舂,娶妻莫娶辣姜婆。所谓的撬石舂,就是舂米的石臼,石臼当然是上不出气,下不打屁的死物。所谓辣姜婆,就是和尖辣椒、老生姜一样辣女人。
谁是贤惠女人,谁是辣姜婆,青蒿老子一眼看得出来。讲起话来,像子弹一样快,像老北风卷起落叶一样多,其他人都插不上嘴的女人,就是辣姜婆。
这个亲家母,青蒿老子看得出来,是一个辣姜婆。不过,这位辣姜婆,好歹懂得一点大道理。
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新房子上梁,青蒿老子不准备办酒席。亲家母看到这场面,问:“亲家公,为什么不办酒席?”
青蒿老子说:“今年冬天上梁办酒席,明年正月十六日又要办结婚酒,难得麻烦亲戚朋友,邻居地舍。我们把结婚酒,办得隆重一点,更好。”
凡属帮过工的人,都必须请来,喝上一杯。
吃饭的时候,我大爷爷枳壳,二木匠江篱,过来了。我大爷爷是大喉咙,粗声说:“青蒿老子,快出来!不请我喝杯米酒吗?”
“哎哟咧!枳壳大爷爷,只怪我青蒿,少了礼数。您老人家,怎么晓得的消息?”
“西阳塅,不过是一块饺子大的地方,能瞒得过我吗?”
上梁上梁,当然离不开粮。我大爷爷背着三十斤大米,放在中堂,说:“恭喜贺喜,主家上梁,富贵吉祥;子孙绵绵,发达无疆!”
我大爷爷的话,说到了青蒿老子的表妹妹和亲家母的心头上痒痒处。两个女人慌忙起身,把主席和陪席的位置,让给我大爷爷和二木匠坐。
亲家母偷偷地问杜鹃母亲:“刚才来的那个老男人,好大的气场呢。”
杜鹃母亲说:“你不晓得,他的第二个儿子,叫瞿麦,是红军的一位副师长呢。我家杜鹃,当年喜欢瞿麦,都怪我这个有眼无珠的老太婆,从中作梗,拆散了他们的婚姻。”
“你表哥青蒿不是说,你女婿京墨,比瞿麦的官还大吗?”
“哎哟!京墨能有多大的官?听说是个布耳。”
吃完饭,亲家母问青蒿:“布耳是什么官?”
“什么布耳?我听不懂。”
“刚才,你表妹说,京墨是个布耳。”
“什么布耳?是布尔什维克!”
“布耳也罢了,还要实为切?”亲家母大为震惊:“一个男人,怎么能切?切了,就不是男人了。”
我大爷爷在喊:“青蒿,我在你家里,酒醉饭饱,告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