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军工厂全员大会正式召开(2/2)
于是,大家私底下开始交头接耳地悄悄议论起来,风水轮流转,终于转到了这群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身上,但也有些人对此半信半疑,认为新上任的厂长就是虚晃一枪,吓唬吓唬人罢了。
一时间,各种说法和猜测层出不穷,但也不用说死,反正不久之后就会有结果了。
按道理来说,陆婉婉其实不应该这么大刀阔斧,不顾一切地去推行这种大规模且激进的变革,实际上多少是有些伤筋动骨的,至少对于她以后仕途的发展,极有可能会因此引起旁人的猜忌与忌惮。
但是,按照王一茗给出的时间线来看,再过几年,马上就要迎来计划经济向改革开放的重大转变,假如在此之前,军工厂无法顺利实现成功且平稳的转型升级,那才真的是出了大问题。
所以,两相权衡之下,陆婉婉深知自己必须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才能确保军工厂在这场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得以立足,不至于被迫军用转民用。
军工厂一直以来面临着诸多难题,但要说其中最大且最难以解决与避免的问题就是——倒卖军工,陆婉婉准备彻查此事,她从研究所实际要求的实验资源数量入手,一点一点地向下深挖。
沿着这条线索一路捋下去,后勤、仓库、财务、采购,就连运输也跟着掺和一脚,当时拿钱拿的有多爽,现在哭的就有多来劲儿。军工厂保卫科都搜嗨了,进去的屋子基本家家现金过万,一捆捆的放在盒子中、箱子内、地板下、墙壁里,还有后院挖坑挖出来的……
当一个人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就被替换,但是当一群人出现问题的时候,那么就是相互包庇,渐渐形成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所以,问题看似出现在军工厂内部,但实际上却远远不止于此,随着后续深入调查的展开,令人震惊的是,就连中央财政部以及部队的领导层也卷入了这场风波之中,从财政拨款的去向,到材料的配置分配,再到物资的输出流程等等,几乎每条线上都存在着超过一半以上的实际资源被暗中截取盗用的现象。
可以说,陆婉婉的这一行动,不仅触动了很多人的切身利益,更是直接让许多人因此锒铛入狱,在这样艰难险峻的局势下,陆家和刘家陪着她做了这样大胆的决定,也算是一种变相的破釜沉舟了,朱洪伟暗中带来的小队,已经拦住了5场以上的来自对方的斩草除根行动。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显得格外深邃而压抑,在所有人都明哲保身、谨小慎微,努力低调安静的时候,陆婉婉像一匹黑马一样杀了出来。输了,陆刘两家就在京市被抹除,赢了,以后谁也撼动不了陆刘两家在京市的地位。
虽然目前胜负尚未揭晓,都在拭目以待,但是按照最终的进程来看,显然陆婉婉是那个赢家,她会在未来挤进最年轻的领导层。
老厂长杨树真的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吗?其实也没有,经过深入调查发现,杨树本人或许并没有直接参与那些不当行为。
但人都是有弱点的,他的弱点就是在他一心为公的时候,疏于对家人的管教和约束,以至于他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代替他参与了这些事情,所以,可以解释的清吗?好像并不能。
作为一家军工企业的核心领导,杨树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使命。就算没有包庇的问题,仅算他的识人不清,用人失察这一点,他就失去继续留任原职的资格。
他本来以为陆婉婉在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时,多少会有些斟酌与权衡,或许会选择清除掉厂里的一部分人员,以此来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然后慢慢沉淀下来谋求发展。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陆婉婉这一动,将整个军工厂彻底掀了个底儿朝天!她不是要适当改变,逐渐调整,她是要快速落地,建立一个全新的、能够完全被她掌控的军工厂。
几个月后,局势终于渐渐明朗起来,所有的变革都已尘埃落定,杨树并没有提前退休,他还是留在原本的岗位上,但他心里清楚得很,这并不是上面选择放过了他,而是需要他留在这个岗位,占据这个位置,然后等待陆婉婉再做出新的、可以放在明面上的政绩时,再完成一次平稳而顺利的权力交接。
曾经,杨树一直期盼着自己的儿女能够各有建树,但是如今一大家子除了进去的儿子和女婿外,都指望着他的工资和未来的退休金生活,每每想到此处,杨树心中不禁五味杂陈。
他能说陆婉婉错了吗?他不能。实际上,早在最初面临抉择的时候,他就应当果断地采取行动,只是他犹豫了,心软了,最后,在他的放纵下,事情愈演愈烈,到了一个他已经不能收场的局面。
如果真的还能有所希望的话,那就希望他的这几个孙辈们可以争口气考上大学,然后靠自己的能力重新开始,当然,再走到这样的高度,恐怕也没有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