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书友见面会(四)(2/2)
有的在后方担任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为前线战士提供医疗保障;
有的则致力于武器弹药的制造生产,以确保部队物资供应充足;
同时,她们还不辞辛劳地赶制军服和鞋子,以满足士兵们的生活需求。
此外,即便在战争环境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女性依然肩负着为男性繁衍后代的重任,我们刨除去没有避孕手段这一点,有多少男同志在上战场前,长辈再三叮咛,根不要断了,要留下香火,所以女性要完成生养的任务。
这场保卫战是全ZG人民的,正是因为无数女性先辈们前赴后继的拼搏与奉献,才换来了“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掷地有声的话。
时光荏苒,那些英勇无畏的身影,她们努力出来的结果,现在这么快就过去了吗?就要回到自古以来、约定俗成了吗?
应该不至于吧!那么……
再转回原本的话题,我总是说着说着就跑偏了。
尽管女同志们具备自身的能力,但她的能力受到种种限制和歧视,这种状况导致她们能够做出的社会贡献大幅减少,进而使得社会福利也随之降低。那么,这一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
答案是,通过男性去承担更多的工作和履行更多的义务的形式解决的。而这恰恰正是许多男同志所认为的所谓“逆向歧视”的本质所在。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不妨回溯到历史长河之中,在新ZG成立以前,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度,很多男同志都很喜欢吧,别管自己本身怎么样,大都心生向往过。
但事实上,自古以来男性就已经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由歧视带来的代价,一夫多妻制无一例外都发生在父权统治的社会环境里,男性几乎垄断了所有的社会资源。
那些出身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被严格要求遵循‘三步不出闺门’的古训,就连沦为娼妓的女子也要被龟公一路扛着前行,以确保双脚绝不沾地。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下,女性是无法实现经济独立的,确确实实的难如登天,她们不得不依赖于男性所占有的经济资源来维系生存。
所以,最终出现的结果就是……会存在多名女性依赖于一个占有经济资源优势的男性个体之上,这就是一夫多妻的背景。
男性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呢?那就再来一个举例:
1位男性同时占有10名女性,那么对应的9名男性又会处于怎样的一种状况呢?
如果依照这样的对应关系来推断的话,是不是意味着绝大部分的男性其实都属于这9人之一,所以我们这些普通的男同志啊!
无论是你也好,我也罢,我们并不是被一夫多妻制抛弃了,而是被一夫一妻制度保护着,才有机会娶妻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