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刁难(2/2)
山本轻笑一声,用日语对同伴说了句什么,几人一起笑了起来。老马眉头紧锁,江桃虽然听不懂,但从语气也能猜到不是好话。
“谢谢,不必了。”山本改用日语腔浓重的英语,“我们日轻的技术领先贵公司至少二十年,没什么可学习的。”他故意拿起一包桃香方便面,指着背面的成分表,“看,连营养标签都不规范,怎么通过欧盟标准?”
江桃感到一股热血涌上脸颊,但她强迫自己保持冷静。就在这时,顾有为突然放下相机,用流利的英语开口:
“山本先生。”他话锋一转,“不过您知道吗。”他走向日轻展位的照片墙,指着一张生产线特写,“就像这个传送带设计,明显抄袭了德国公司的专利,而且——”他精准地点出图纸上一处,“这个转角处理得很糟糕,容易卡料。我们的设计反而更合理。”
第二百三十四章国内来客
山本脸色变了:“您是?”
“顾有为,江厂长的丈夫。”顾有为微微一笑,“当然,在机械方面我只是个爱好者。献丑了。”
现场一片寂静。江桃惊讶地看着丈夫,从未见过他如此锋芒毕露的一面。老马悄悄竖起大拇指。
山本很快恢复镇定:“有趣的见解。不过方便面毕竟是食品,最终要靠口味说话。”
“正好。“江桃抓住机会,”我们准备了华日方便面对比品尝,山本先生愿意当评委吗?”
没等山本回答,一阵骚动从人群后方传来。苏联轻工业部副部长米哈伊尔带着一队人走了过来,其中还有几位媒体记者。
“啊,华国朋友!”米哈伊尔热情地握住江桃的手,“今天我要带几位重要客户来参观。”
山本立刻换上笑脸,上前用蹩脚的俄语问候:“副部长先生,日轻公司准备了——”
“稍等,山本先生。”米哈伊尔摆摆手,转向江桃,“先让我尝尝你们那个红菜汤特色面,昨天没吃够。”
江桃迅速泡好两碗面——一碗红烧牛肉面口味,一碗桃香特制的红菜汤风味。香气立刻吸引了周围的人群。
米哈伊尔先尝了红烧牛肉面口味,点点头;再尝红菜汤风味时,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这比我们的好吃多了!”他招呼随行人员,“你们都尝尝!”
毕竟红菜汤是江桃特地为了苏联人的口味改进的。
山本站在一旁,脸色越来越难看。当一位苏联记者将话筒对准江桃,询问中方面便面的技术特点时,他终于忍不住插话:
“副部长先生,华国的食品机械都是模仿日本七八十年代的技术,安全标准根本达不到国际水平。”
米哈伊尔正要送入口的面条停在了半空。现场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江桃感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她深吸一口气,正要回应,老马突然清了清嗓子。
“我们的安全标准绝对没有问题。”
熟悉的声音让米哈伊尔一愣,随即露出笑容。他对这个苏联留学过的年轻人很有好感,上前攀谈起来。山本等人被晾在一边,尴尬得不知所措。
老马显然是个谈判能手。米哈伊尔动情地拍着老马的肩膀:“我非常喜欢你,我相信你说的话。”
这番交流彻底改变了气氛。米哈伊尔对江桃说:“江厂长,下周我们部里有个技术研讨会,能否请您做场报告?特别是那个节能干燥系统。”
“荣幸之至。”江桃微笑,眼角余光看到山本正铁青着脸离开。
洽谈进行得异常顺利。米哈伊尔不仅自己签了意向书,还介绍了三家地区食品厂的负责人给江桃认识。中午时分,桃香展位前挤满了品尝和洽谈的人群,而几十米外的日轻展台却门可罗雀。
下午闭馆前,一位《真理报》记者专程来采访江桃。当被问及如何回应日本同行的质疑时,江桃坦然道:
“华国有句古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她指着所剩无几的试吃样品,“消费者会用选择投票。”
回酒店的路上,三人都疲惫不堪却精神亢奋。老马数着收到的名片:“六家苏联食品厂,还有《真理报》和莫斯科电视台!”
江桃望着车窗外莫斯科的街景,夕阳将古老的建筑染成金色。她想起山本轻蔑的眼神,想起丈夫挺身而出的身影,想起老马歌声响起时苏联人脸上的怀念……
“明天最后一天,“她轻声说,“我们要把剩下的样品全部送出去,特别是给那些媒体记者。”
酒店房间里,江桃仔细记录着当天的收获。顾有为洗完澡出来,看见妻子趴在床上认真书写的侧影,忍不住上前。
“别动,就保持这个姿势。”顾有为上前抱住江桃,“知道吗?今天你在展台上应对山本的样子,简直像一位女将军指挥若定。”
江桃笑着扔过去一个枕头:“少贫嘴。过来帮我看看这份合作草案。”顾有为挨着她坐下,两人头碰头地研究文件。
“江厂长!江厂长!”
江桃刚推开门,会计老李就挥舞着一份报纸冲了进来,眼镜滑到鼻尖都顾不上扶。“《真理报》!我们上《真理报》头版了!”
报纸在办公桌上摊开,整版俄文标题下方,赫然是江桃在莫斯科展台前微笑的照片。旁边配图是米哈伊尔副部长品尝方便面的特写,老马高唱《喀秋莎》的场景也被定格在版面中央。
“这...这什么时候发行的?”江桃的手指轻轻抚过报纸,虽然看不懂俄文,但能猜到内容一定十分正面。
“昨天!”老李激动得声音发颤,“今早苏联驻沪领事馆派人送来十份,说是米哈伊尔同志特意嘱咐的。还有——”他掏出一叠电报,“过去24小时,我们收到九家苏联贸易公司的订单询价!”
江桃还没来得及消化这个消息,门又被撞开。顾有为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平日梳得一丝不苟的头发都散乱了几缕:“桃子,门口……门口来了五辆卡车,说是哈尔滨对苏贸易公司的,要当面跟我们谈全年供货合同!”窗外传来汽车喇叭声和嘈杂人声。江桃走到窗前,倒吸一口凉气——大门口停满了各式车辆,有卡车、吉普车,甚至还有两辆挂着黑色牌照的外事轿车。
“有为,先请哈尔滨的客人到会议室。”江桃迅速进入状态,“老李,准备最新产品报价单和产能数据。对了——”她叫住正要离开的两人,“今天中午你们去弄些好菜好酒来,今天恐怕有很多客人要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