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范德林德先生的部下到来(1/2)
沙俄帝国派来的部队驻扎在华盛顿外海域,军舰的火炮依旧时刻不停的向着华盛顿的港口倾泻着。
这帮沙俄人是真的非常牲口,不但对别的国家的人不当人看,甚至也不把自己家的人当人看。
不但在海岸线上轰炸炮弹,甚至小股兵力的冲锋队伍也是时刻不停,硬生生地靠着人命来消磨对面的兵力。
登陆战向来都是极为难打的,虽然比不上山地作战和巷战,但是漫天的炮火和硬顶着子弹的冲锋也极为消耗兵力。
尤其是进攻的一方背后没有后勤和支援,这就会导致其进攻更加艰难,而且必须要尽快登陆,不然之前的牺牲就完全白费。
虽然华盛顿州沿海城市西雅图的驻防将军已经开始向城市征召士兵,但是现在明知道是打仗的,谁又愿意在这个时候上去送命?
更何况这群没有经过培训的士兵进入也是填线送死,真正有点战斗力的还就只有那五千华盛顿州的防卫兵。
沙俄人都有点毛病,尤其是在战场的战斗上面。
他们打仗刚开始有点像是不舍得劲打,好好的局势硬拖着让局势恶化。但是他们还喜欢越打越上头,越打越狂躁。
原本两万士兵的抢滩登陆针对只有五千士兵的华盛顿州来说不说探囊取物吧,最起码也能算得上是平稳顺利。
毕竟这个年代还没有那么变态的岸防火炮,也不是谁都像达奇·范德林德先生那样把海边全都修建出碉堡来的。
只有几门十几门大炮,十几挺马克沁机枪和半损毁的加特林手摇机枪,这对于两万人的登陆规模来说简直就是可有可无。
但是沙俄舰队偏偏就不一鼓作气登陆。
它们先出兵试探试探,等到对方有防备了,这才准备真动手了。
一场连续的战斗打了整整一周。
“轰轰轰......”
军舰的火炮继续轰击着华盛顿州的沿海。
而军舰上的沙俄帝国的指挥官马克西姆此时眼睛微眯的看着被火炮轰击的硝烟遍布的港口。
他有点微微的近视,不过这不重要,这并不影响他制定战略。
“看来美国的内乱是真的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整体的主体。我们在华盛顿打了这么久了,直到如今依旧没有任何的反应,只有一个区区的达奇·范德林德发表了敌对声明,看来我们的机会终于算是到了。
给沙皇发消息吧。请求他派兵增援,虽然东方的土地令人垂涎,但是这美利坚也同样不错!
该死,我觉得我要封侯做宰了!”
没错,在马克西姆指挥官的意识之中,他这么长时间没有直接拿下华盛顿州港口的原因是他在观望美国的态度。
不能说他这个行为傻逼,只能说算得上是一个正常水平。
毕竟沙俄的官员大多数都是爷传父,父传子,子传孙的。马克西姆先生能够有这种水平倒也非常正常。
为什么沙俄打仗总是能够将优势打成劣势,然后又能够凭借着自己的超高血条耗死对方?
有很大的因素就在这种半传位的原因上。
二代三代四代纸上谈兵还算好的,不学无术都成群结队,让这么一群人带着他们的士兵上战场他怎么能够打出优势来?
所以只会打成劣势。
但是因为地大物博,底层民众原本就过的苦,活不活无所谓,就不怕牺牲,就又能够硬生生的将对面耗死。
沙俄帝国的当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也是个庸才。
其比之威廉二世远远不如,但野望甚至比威廉二世都要高的多。
在尼古拉二世登上皇位后就拥有了:全俄皇帝和专制君主,兼波兰国王、芬兰大公等等名头,但是他依旧不满足自己的头衔太短。
他妄想通过战争来让自己拥有‘中国皇帝,日本天皇’等更多称号。
但是本人能力又严重不足,对内还喜欢血腥压迫,杀自己人是一把好手,还格外专制,还优柔寡断,还毫无个性,还摇摆不定,还鼠目寸光......
百度百科上骂他的人有足足四页。
但,这都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尼古拉二世他是一个绝对不会放过这么好机会的人,尤其是在有人专门挑衅他的时候。
想到自己的官位马上就要往上升一升了,马克西姆的脸上就挤出了一点非常舒爽的微笑。
“让士兵们休息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之后,全体出击!彻底拿下华盛顿州港口,接管西雅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