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 第306章 我就说不来吧

第306章 我就说不来吧(1/2)

目录

这些木料哪怕自家生产队里没有,还可以问别的生产队和公社购买。

这样人工种植出来的木耳,跟野生的木耳实际上没有多大的区别,种植时节其实是按照野生木耳的生长节奏来,只不过是说在管理上,人工会掺和,提升木耳的生长环境。

需要保湿的时候,进行保湿处理,需要通风的时候进行通风,再做一些病虫害的防治。

以此提升产量。

用椴木种植木耳,单根椴木的湿木耳产量能有2.5公斤。

1000根椴木,就能有2500公斤湿木耳的产出!

种田地,只能采用套作的方式,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但搞人工种植的木耳,能将椴木码放到一起,1000根椴木也要不了多大的地。

“木耳种植,包括香菇种植,都是没问题的,农业专家也说了,咱们这气候可以,就是这会儿时节稍微过了点,最好是3月份就开始种植,得要提前准备木料,准备菌丝,现在搞有点来不及,不过真要搞也能弄,先少量的试试,主要学习,毕竟以前没弄过。”陈洪兴说道。

说这话的时候,他还从口袋里面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农业专家讲的不少知识,包括木耳和香菇的种植。

开会的目的,主要是说招待说招收职工的事,这会儿却聊起了红旗生产队农业种植的情况。

这也是关乎红旗生产队发展的重大事件,一个个参与度很高。

你一言,我一语。

“抽空了,得组织人把后山清一清,杂草藤蔓太多,都是小路,不清出来没法搞。”

“农业专家说了,可以用椴木和柞木种木耳,菌丝他想办法,木头得我们想办法。”

“人手感觉有些不太够啊。”

红旗生产队如今忙的很,分田到户,大棚种植,再有草莓,还有计划中的木耳和香菇种植。

哪哪都需要人。

聊了将近一个小时红旗生产队农业新作物的种植问题,话题终于放到了招待所上。

“公社那边说了,招待所建成了,就拉一条电话线过来,方便过来参观的领导同志跟外头联系。”陈自强道。

做了大队的大队长,他跟公社那边的领导干部联系起来更紧密了。

公社有啥事需要传达下去,要村民配合执行的,都是召集大队的主要干部,开会时布置任务,宣传政策。

大队的主要干部就是公社和生产队的剧中纽带。

“兴盛酒楼安装了电话,等招待所这边也安装电话,沟通起来就方便了。”陈浩道。

“招待所这边还得配几辆自行车,弄台电视机,电风扇也得配上。”

这些钱,队委就能出,大棚的瓜果蔬菜,经过队委,再由孙苗苗送到县里和市里,红旗生产队会抽取3%的费用。

这个钱有一部分在红旗生产队整体的资金账户里头,再有一部分则是在投钱,算是入股的村干部个人腰包里头。

这是红旗生产队整体资金的一个来源。

再有一个来源,则是三提五统之中的三提,也就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三提的整体征收比例,是按照村民人均年收入来的,占村民人均年收入的3%左右。

这个钱实际没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