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 第252章 再见了富锦,再见了第二个故乡

第252章 再见了富锦,再见了第二个故乡(2/2)

目录

“慢慢来,慢慢来,等着国家富裕了,农村也很可能修这排水沟。”我们顺着正大街往西走,看到道南正阳饭店,家昌哥说,也不知道我带了两个苞米面大饼子,咱到抚远,够不够吃。

“这个很难说。哥,这么的,我也的带了两个苞米面大饼子,咱要怕不够,那你就去买几个烧饼吧。我先上船站。看客船来没来,客船来了,要是开始卖船票了,我好搁那买。”

“那好,我去买烧饼,你上船站看船去吧。”

“好,那我用不用给你拿粮票和钱?你带多少粮票,够不够咱俩买烧饼的?”家昌哥说够。我说要是够,我就不给你拿了,我该快去船站,买船票去了。我说着就赶紧往船站走。我往船站走,有很多人往船站走。有的喊着快走啊,开江了,哈尔滨大客船来了。有的喊着走啊,上船站看热闹去呀。

我赶到船站,船站还没开前门呢。大家吵吵着走侧门。有的说,这南面的门不开,这边的门不是前面,人家正门是在北边,面向大江,外面的大船来了能看到到哪了,是哪的船站。大家说着,往前走着,我随着来的人群走到后面去,一直来到江边码头。一看,呵,大船小船,客船货船,靠岸的,不靠岸的,有启航要走的,有鸣笛靠港的,里里外外也得有十几艘。都紧的忙活自己的事呢。客船正在搭跳板呢。

“哎,同志,这船有没有去同江抚远的。”有人扛着行李在那边搭跳板的地方问船了。

“啊,有有有。”

“是大船大扒轮子,还是小船呀?”

“啊,是小船,东方红11,大扒轮子,现在这刚开江,水瘦,走不了。”

人家问,我在一旁听。旅客越来越多了。有人问上同江的,有人问去金得利的,有人问几点售票的,有人票价是多少钱,有人问几点能发船。搭跳板的,有的告诉,有的说我们是船上干活的,你们问事,去船站屋里咨询去。在我们这问不准。

我心思我是第一次出门,我不问,我就看注视他们就可以了。旅客来来往往,一群群,有从码头往屋里去的,有从船站屋里走出来的。我找了个地方,靠着船站的铁栅栏,坐下。一会,有俩人走过来,对面来的人问他,你进船站问几点卖船票了吗?“问了,11元8,还是去年那个价。”

“那也没涨价呀?有人说今年涨价了?”

“没涨。”

“哎,同志,你们说的11元8,是到哪的船票呀?”

“抚远。”

“哦,去抚远,到抚远那,抚远有几站呀?”

“啊。这客船,这回就到抚远,我去咨询,问去不去,下边的抓吉,海清,饶河。人家说,等以后,水涨大一些,再去,现在不去。”

一会儿,家昌来了。“哎,家昌哥烧饼买回来了。”

“买了,买了十个。十个够道上吃的了吧?”

“差不多。来,快歇一会吧。坐这等着,一会就卖票了。”

“卖票,你没问一下,到抚远一张船票多少钱呀?”

“问了,11元8,一会,就开始售票了。.”

“11块8,加上刚才,咱从沙岗坐客车,花五毛钱,这么说,有15块钱就能坐到地方了。”

“哎,等着咱走一趟,什么都知道了。”

“诶,家军,你没问问,一张去哪的介绍信,可以买几张船票呀?”

“啊,这个不用问,我办手续的时候我问了,要是一家人去,就写个户主就行。”

太阳热起来了,晒在我穿的潮湿的衣服上,腾腾的冒着热气,我坐那,脱了,穿个背心子,我把衣裳用两个手撑起来,让太阳晒着。

“卖票了,卖票了。”有的人从船站买完票,跑出来喊道。

“走,家昌哥,走去买票去。”

“咱俩都去吗?”

“都去呗,要不,你在这,我的行李也搞这,你看着,我跑去买船票。”

“走吧,咱俩都去吧。你自己去了,到哪有啥事了,你来叫我还耽搁事。”我们说着来到了船站屋里,屋里开始售票了。

“我买个同江的。”

“同江的好,下一个。”

“售票员,我也买个同江的。”买同江的票一个接着一个,偶尔有个买勤得利的,八岔的,金川银川的。船票都卖一二十多张了,我才听到一个人买抚远的。我听到那个买抚远船票的,我在后面排队,我听到了,我用眼睛紧紧地盯住他,他买完,从那售票口走过来,我赶快喊他,我说,哎,同志,你买的船票是上抚远的呀?

“啊,是。”那人一边答应着一边看买船票和剩下的钱。我说,哎呀,可算有个伴了,一会搭伴走啊。“啊,还能有。你快买吧,买完就在那个门口排队上船了。我整我带的东西去了,到船上等你吧。”

“好的,好的,谢谢了。”

我又排了一会,终于轮到我和家昌哥了,我赶紧说道:“买两张去抚远的票。”我说着就递给她介绍信和二十四块钱。售票员熟练地操作着,递给我们两张船票和剩余的四毛钱。拿到票的那一刻,我心里既紧张又激动。

出了船站屋,我和家昌哥扛着行李,又来排号,检票,排队上船。排队上船,旅客一个跟着一个,簇拥着,来到跳板头上,两侧,一侧再验票,一侧看介绍信,我拿着介绍信,递给那人看,我说这介绍信名是我的,这个是我哥。“好,好好好。过,过过。”

那人一喊过,我把行李拿着搭在跳板的两边的护栏上,悠悠的划着跑下去,上了“东方红11”号小船。我跑,家昌哥,跟着跑了下去,一起都上了船。我们上了船,船舱门口有女服务员喊着,“往里走,往里走,进船舱,进船舱,船小,甲板上不扛压。”我说好,好好好。我和家昌哥顺着旅客的人群,走进底下一层船舱。

上船的人越来越多,到处都是,大家都带着各自的行李,脸上满是期待。

南侧的甲板上,挤满人,码头上送客的人,卖呆的人,人山人海。码头上的人,往下挥着手,说着送行的话语。甲板上的人也挥着手,告诉回去吧。

随着一声响亮的鸣笛,船缓缓启动,离开了码头。江水在船尾泛起白色的浪花,两岸的景色渐渐向后退去。我和家昌哥,这时才来到甲板上,家昌哥兴奋地站在甲板上,迎着风大声说:“家军,咱这创业的路算是正式开始咯!”

“好啊,好,家昌哥,趁着我们都年轻,创业吧。”

船在江面上使足了马力,船尾卷起一串串巨大的浪花,我站在二层的甲板上,望着渐渐渐离去的富锦,不由得挥着手,故乡,第二个故乡,再见吧,十七年了,你养育了我,我落泪了。

我拭去眼泪,回到船头,我望着远方,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抚远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船不停地奔向一个一个码头,调整着方向,带着我们的梦想,驶向未知却充满希望的远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