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说好内卷做游戏,你怎么躺成首富 > 第686章

第686章(2/2)

目录

而在无数访谈与好评之后,一位年近七十的剧作家,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写下:

“我活了大半辈子,从舞台剧写到广播剧,从纸上剧本写到影视剧本,从没有想过,最后让我想再写一次剧的,是一款游戏。”

“我想写一出戏,叫《裂界之后》。”

“因为我相信,这个裂缝不会结束。”

“它会继续裂开,裂开我们的偏见、误解、冷漠、迟钝,直到我们终于面对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当《星界之门》的热潮从游戏圈蔓延至文化界、教育界、心理治疗界,整个社会仿佛都被一股温柔却坚定的力量牵引着,朝着某种久违的方向靠近。

它不是爆款,不是潮流,而是——归属。

这两个字,出现在一次官方直播的评论区中。

那天晚上,是开发团队第一次面对全国玩家直播出镜。没有华丽舞美,也没有营销噱头,只有一张桌子,三位开发坐在镜头前,眼神里还带着些许拘谨。

“我们……其实没准备好。”主策划程默笑着说,“我们只是想做个大家喜欢的RPG,没想到会走到今天。”

主持人问:“你们怎么看待这么多名人、媒体、玩家的好评?”

他沉默了一下,轻声说:

“我们不觉得这是我们自己做出来的东西。”

“这是大家一起完成的世界。”

“我们只是——把门打开了。”

评论区瞬间爆炸,飞速刷起【你们是星界守门人】【你们给我们一个可以回去的地方】【谢谢你们没有放弃】。

另一位开发者,是负责剧情的林屿。他戴着黑框眼镜,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你知道吗?我们在设计旅者营地的时候,设定里写过一句话——‘这里是所有疲惫灵魂的中转站’。当时我写完这句话,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就是觉得很合适。”

“但游戏上线后,我看评论,发现太多人说,他们在现实中找不到归属感,但在营地里找到了。”

他吸了口气,有些哽咽,“我才明白,原来我们写的不是营地,是现实的缺口。”

现场鸦雀无声。

直到他抬起头,笑了笑说:“所以,谢谢你们,愿意住在我们搭的帐篷里。”

那一晚,被后人称为“星界之夜”。

而在那之后,越来越多“帐篷”出现在现实中的街角。

广州、成都、杭州、南京、西安……玩家自发举办“旅者营地同好夜”,租下咖啡馆、民宿、展厅,布置成游戏中的营地模样,摆上篝火灯、星界旗帜、NPC语录卡片,还有一张张真实玩家的留言便签。

“我今天又熬夜写PPT,但我知道营地等着我。”

“我刚结束一段恋情,谢谢你们让我一个人也能坐在火堆旁。”

“我还在找工作,能不能给我一个任务?哪怕就是清理星界虫壳。”

“我不是主角,但我想继续旅程。”

这些留言,被整理成一本本册子,命名为《星界余音》,由志愿者免费印刷、免费邮寄。每一本册子里,都夹着一张星界语卡牌,上面写着不同的命运诗句。

而最受欢迎的那张,是那句已成名言的台词:

“你不是为了胜利而战,而是为了继续前行。”

一位退休教师在微博发文,说他收到学生送来的周边,是旅者营地香薰蜡烛。

他说:“我不知道这个游戏讲了什么,但我点燃蜡烛的那一瞬间,想起了三十年前我第一次走进教室的味道。”

“木头、粉笔、雨水,还有未知。”

“原来年轻人,也在寻找这些。”

还有一位患有长期焦虑症的年轻人,在知乎发帖:

“我有一段时间完全不出门,觉得世界没有意义。”

“但我在游戏里遇到一个NPC,她说:‘你可以不说话,但我会一直在这里。’”

“那一刻我突然想,如果虚拟世界有人愿意等我,现实中,也许也有。”

而在这些故事的背后,还有无数像“林舟”“苏禾”一样的普通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延长星界的轨迹。

林舟成了“裂界之门周边互助站”管理员之一。他每天都会在线解答玩家问题,帮人找回丢失的披风,协调快闪店排队顺序,甚至组织了“NPC语音卡朗读接力”活动。

他笑着说:“我从前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个社恐,但现在我知道,我只是还没遇到愿意一起冒险的人。”

苏禾则终于鼓起勇气,把自己为星界画的插图投稿给官方。不久后,她收到了确认信——她的画将被选入下一版豪华画集。

她站在快递门口,眼泪止不住地流下。

她知道,这不是一次投稿成功。

这是她终于斩开了现实的裂缝。

而在官方层面,一件更令人激动的事情也在悄然酝酿。

**《星界之门:旅者之书》**计划启动。

这是一次跨媒体的尝试,由编剧、作家、心理学家、玩家共同参与,讲述那些“未被记录”的星界故事。

其中既有游戏中失败结局的支线,也有现实玩家自己的故事改编。

项目主编说:“我们不想讲胜利者的故事,我们想讲——那些在旅途中没有回头的人。”

“他们才是星界真正的行者。”

在一次文化节上,《星界之门》的代表团队与二十位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围桌而谈。

有导演、有作家、有舞台剧演员、有音乐人、有禅修师。

主持人问:“你们为什么愿意为了一个游戏跨界创作?”

导演说:“因为它不是在讲一个世界,而是在讲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作家说:“因为它教我重新相信了叙事的力量。”

音乐人说:“因为它让我写了一首歌,叫《你还在旅途中》。”

禅修师说:“因为它让我明白,裂界不是破碎,而是通道。”

而那天的最后,舞台上的大屏幕亮起,一行星界语缓缓浮现:

“我们在虚构中相遇,在现实中继续同行。”

全场安静了几秒,然后爆发出掌声。

那掌声像是从裂界深处传来,穿越了命运的迷雾,落在每一个愿意继续前行者的身上。

几个月后,一位星界玩家写下这样一段话:

“我玩了这么多游戏,第一次觉得,我不是在逃避现实,而是在找回现实。”

“我在星界里找回了曾经的自己。”

“不是那个打怪升级的主角,而是那个,哪怕身无长物,也愿意在风暴中撑起营地的人。”

“我不再害怕裂缝,因为我知道,裂缝里有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