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春风得意”(2/2)
阿喜心念一动,伸手遮住了画中的一条鱼:“现在呢,一条鱼卖一个钱,得多少啊?”
茉莉想了想,拿掉一枚铜钱,将其余递给阿喜,正好三枚,与画里的一样。
阿喜又试了几次,发现茉莉对个数十分的敏感,虽然她现在还不会数数,但要能够清晰的让她看到,她能在对比的情况下很快把两边的数量摆的一样。
这么大的孩子会这些算不上稀奇,那还有话都说不利索就能算数的,可那都是需要大人引导和指点的,相较于茉莉之前所处的环境,这已属不易。
“明天娘开始教你认数。”阿喜轻轻摸了摸她的小脸颊,“将来你给娘管账。”
茉莉点点头,眼皮子打架呢,就是熬着不肯睡,想和阿喜一块儿躺下。
阿喜将绣件搁下,今天打底,明日再绣:“来,睡觉了。”
茉莉往她身上靠去,不多时窝了她胳膊睡着了,阿喜觉得腰间有些磕,伸手一摸,呵,钱袋子和沈将军送她的玉佩都还藏在怀里。
阿喜不禁失笑,还真是个小财奴,教她认数果真是错不了的。
……
第二天一早,赶在学生去上课前,阿喜带了谷子到张家。
张秀才的学堂就开在自己家里,另外辟出一间屋子来,摆上几张桌子,学生不多,村里到他这儿念书的也就四个。
进去时张秀才的妻子招待了他们,一刻钟后,阿喜见到了外头归来的张秀才。
与江大海差不多年纪的张秀才看起来十分精神,年轻时聪明好学,十二岁就中了童生,当时许多人对他寄予厚望,可举人不是这么好考的,三年一回,他接连三次都没中,一晃这年纪就二十出了,家中安排婚事回了村里。
阿喜也是听人说的,成亲头几年张秀才还有那心想去考,也去试过,可随着孩子出生长大,家中母亲年迈,过日子离不开的银钱二字,让他放弃了继续念书,在村里做起了师傅。
学生不多,糊口是没问题的,偶尔卖些字画,总算是将日子过的稍微好了些。
张秀才听了阿喜的来意,也知谷子跟着刘郎中在做学徒:“我这儿的规矩你们可清楚?”
阿喜点点头,三两银子的束脩,加上十斤的米:“都带来了。”
张秀才摸了摸山羊胡:“既然今天来了,那就让他留下,先在后头听一听。”
说话的功夫已经有学生来了,张夫人在后头布了张新桌子,阿喜也没什么可担心的,看着谷子进去后,离开张家往地里走去。
下田埂时,遇上了正从地里下来的田氏。
田氏远远的就与阿喜打了招呼,那劲儿似是没除夕夜的事,田氏身后还跟着来弟,姐姐被带走后,不过十来天,来弟看起来更消瘦了。
阿喜淡淡应了声,侧身让她们过去,田氏见她冷淡,眼神里透着些瞧不上:“大清早看你带谷子去了张家,我说阿喜,你还打算送谷子去念书啊。”
阿喜:“比不过你们送明杰去镇上私塾。”
“我们明杰自然是要去镇上念书的。”田氏说起儿子,嘴角快咧上天,可偏生听的人没兴趣,下半句还没说出口,阿喜就转身走了,田氏眼神微闪,嘴里不客气,“得意什么。”
旁边干活儿的人抬头,笑着打趣:“那也没江嫂子你得意啊。”
好赖话分不清,田氏就觉得高兴,看着这小伙儿都顺眼:“明儿招弟他们回来,你到婶家来吃酒啊。”
这边走着的阿喜将她那话听的清晰,走上田垄后,旁边就有人找上阿喜问话打听:“你大哥家遇什么好事了,一早她都叫好几个人去家里吃酒。”
阿喜摇头,她昨天才回来,不是很清楚江大家的事,不过请人吃酒这事儿瞧着是有些反常。
“也不知道他家吹了什么风,卖了个闺女就这样了,还以为是挣大钱了,前几日从镇上回来就这样。”搭话的妇人见阿喜一脸疑惑,失了兴趣,自顾着又去地里忙。
阿喜听了她的话,这才想起来刚刚田氏走下去时,耳朵上似是带了银耳环的。
看着像是新买的。
但阿喜不太信是用那十两银子买的,毕竟他们心心念念要送儿子去镇上念书,怎么可能乱花钱。
可那模样,又真像是遇了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