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情窦”(2/2)
可阿喜听着却不是这样的感觉,她轻轻摸着茉莉的头发:“你那么喜欢他?”
这回茉莉没有点头,而是小心翼翼的问阿喜:“娘不喜欢吗?”
阿喜把她抱在怀里,轻轻摇着:“你沈叔和你说了什么?”
“要好好陪着娘。”茉莉想了会儿,掰着手指道,“要听话,多认写字,不能和陌生人走,要多想着他。”
“还有呢?”
“要记住谁来家里找过娘,要是遇到有人对娘献殷勤,等他回来告诉他,还有不能叫别人叔叔。”茉莉仰头,“娘,殷勤是什么?”
阿喜顿住:“……”他还真是会下功夫。
阿喜低头看滔滔不绝的茉莉,这孩子从当初带到身边时的胆怯,如今终于能令她放下心来,也许是三岁以前的那些事,对孩童来说能记住的很少,会被日渐遗忘,如今的茉莉,没像当初那样惧怕身材高大的男子。
或许,又有他的功劳。
之前在福田村时,他做了许多努力才让茉莉接受他,和他待在一起时,茉莉很开心。
“那你呢?”
脑海中响起那样的声音。
阿喜微动了下:我怎么了。
“你就不开心吗?”
阿喜抱着茉莉,努力撇开脑海中时不时会冒出来的声音,再低头看时,茉莉已经睡着了。
夜深,微敞的窗户外,徐徐凉风送入。
阿喜将茉莉放下,抬了下身子,从床内侧的柜子上将摆着衣裳的篮子取下,衣服旁边摆着的,正是她今天下午在绣楼内做了一半的袖扣。
烛火的光衬下来,被缝到了衣袖上的袖扣,上面的宝石尤其的亮。
衣服已经缝制的差不多,墨色的长袍,篮子下还压着阿喜前两日裁好,没来得及绣的腰封。
阿喜抚了下领子,微叹,是真应了那句话,她害怕什么,它便越是时刻要提醒她,这像是一场无形的拉锯赛,她手中的绳子快要握不住。
……
翌日。
如同往常一样,阿喜早早出门去绣楼,途径蓥华街时正好遇上附近地庙集会,敲锣打鼓的,前边的人抬着彩纸扎的船,后边的人踩着高跷,身着戏服,脸上妆容夸张,跟在队伍往前走去。
夏日里,清早要比大中午来的热闹许多,阿喜经过时路边上还有他们洒落的碎纸花,按着这边地庙的做法,在这集会后,过不了三四日,便会有人来蓥华街,向这些商户要铸庙的钱。
铸去的银子有时用在铸新佛上,有时在修缮庙宇,这边地庙中正好供着位财神爷,蓥华街这边的商户也乐意给,求得财神爷保佑,今年三月里时,锦绣楼刚开没多久,就出过十五两的铸钱。
半个时辰后蓥华街上的热闹淡了些,绣楼内来了几位客人,阿喜与虞嫤忙着招呼,待到傍晚时,又来了两位定嫁绣的,忙过后,转眼天色就暗下来了。
素琴将新写好的册子递给她们:“许都的乞巧节每年都很热闹,不过不在蓥华街这儿,这些人早几日就去了瓦舍那儿找地方,咱们也得抓紧去找一处租着,将绣囊与香粉拿去那儿摆着,一天的功夫能让不少人知道咱们这儿的东西。”
阿喜与虞嫤手中各有册子,上边写的都是乞巧节摆卖的东西,虞嫤早两日有去过瓦舍:“临时凑摊的不少,要说正儿八经的铺子,得再过去一些,不过那都快到画舫。”
勾栏瓦舍内,最多的是茶坊,还有酒家赌坊,和一些耍卖杂艺的,要想在乞巧节时找一家能够摆女儿家东西来卖的,十分的不易,就是在这儿做了多年生意的,未必有那门路能找到,毕竟那处鱼龙混杂的,更何况是她们初来乍到。
“向那些茶摊的人临时租一处倒是可以。”阿喜话音未落,乔月走了过来,轻轻拉了下她的衣服,阿喜扭头,“怎么了?”
乔月做了个手势,素琴看得有些糊涂,这又是示意面纱帽子,又是示意钗子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阿喜看她把钗子拿出来,猜想:“你是说,那个洪文武,可以帮我们找到铺子?”
乔月点点头,又摇了摇头,当时他的原话时,乞巧节快到了,万家茶楼旁边的铺子都已经被人抢空,他留了一间,给绣楼去那边摆卖,每年乞巧节那日去外河放灯的人特别多,都会经过那儿。
虞嫤笑了:“这倒不错,不过这位洪公子,之前没见过,是做什么的,有这办法能留下铺子。”
阿喜抿嘴,早前逮人都逮不着,如今这算是送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