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天子郊外十里(1/2)
潘贵骑在马上,位置稍稍靠后。
他不像武敏那样震惊,也不像安宁那样兴奋。
这位锦衣卫头子,面无喜色,眉头紧锁,眼神锐利地扫视着人群。
他看到的,是民心。
是叶云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巨大力量。
这种发自肺腑的拥戴,是多少金银财宝都换不来的。
王爷这一趟,不仅是打了胜仗,更是收拢了整个西北的民心军心。
这可比单纯的战功,更有价值。
他甚至能想象,当这消息传回洛城,那些朝堂上的大人物们,脸色会是何等精彩。
这泼天的威望,既是护身符,亦可能成为催命符。
关键,就看王爷回京后如何应对了。
边军将领们早已迎出关外,为首的老将军董勇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上前行礼的声音都带着哽咽。
“末将参见靖西王!恭迎王爷凯旋!”
“王爷此行,荡平突厥,解我大宁百年边患,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啊!”
“玉门关几万军民,感念王爷恩德!”
叶云翻身下马,扶起董勇。
“老将军言重了,此乃陛下洪福,将士用命,叶云不敢居功。”
简单的客套,却让周围的欢呼声更加热烈。
叶云的威望,在踏入玉门关的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与此同时,数千里之外的大宁都城,洛城。
皇宫深处,御书房内气氛庄重。
刚刚结束的朝会,商议了诸多繁杂国事。
此刻,留下的皆是心腹重臣。
宣帝靠坐在龙椅上,略显疲惫的脸上却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谈起了即将凯旋归来的叶云。
“叶卿此番,功盖世啊!”
“平定突厥百年之患,拓土千里,扬我国威!”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舆图前,目光灼灼地看着西北方向。
“传朕旨意,命礼部!”
“准备最高规格的凯旋仪式!”
“朕要亲自出城十里相迎!”
宣帝大手一挥,语气斩钉截铁。
“所有随叶卿出征的有功将士,必须重赏!大赏!”
此言一出,御书房内陡然一静。
几位重臣面面相觑,眼中皆是掩饰不住的惊愕。
天子亲迎十里?
这等殊荣,历朝历代,都屈指可数。
更何况,是对一个如此年轻,且已封无可封的异姓王?
短暂的沉寂后,镇北大将军武牧率先出列。
“陛下,万万不可!”
武牧躬身行礼,语气坚决。
“靖西王功勋卓着,天下共知,理应封赏。”
“然其年岁尚轻,已是王爵之尊。”
“陛下若再亲迎十里,恐将其置于烈火之上。”
“功高盖主,自古乃人臣大忌。”
“如此抬举,于国于己,皆非幸事!”
武牧的话掷地有声,仿佛每一个字都敲在众人心头。
他虽是大皇子一派,此刻却并非为派系之争,而是出于一个老将对朝局稳定的担忧。
几乎在武牧话音落下的同时,户部尚书周鼎也站了出来。
这位二皇子的外公,向来与武牧政见不合,此刻却罕见地站在了同一立场。
“陛下,武将军所言甚是。”
“靖西王年轻有为,前途无量,正该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陛下厚爱,恐引朝野非议,滋生骄纵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