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不敢不敢(1/2)
老县长不愿意下山,宁愿死也不愿意下山。
如他这样的人物,如果能够下山,必然受到日寇的优待。陆北不忍心让老县长守在山里,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为了这口气,陆北挨了好几个耳刮子。
拔开用木板和碎石杂草掩盖的地窖,地窖沿着岩壁向下挖掘,里面的粮食还有一些,陆北用一袋袋粮食填满地窖,再盖上油布防水。地窖内部是防水的,里面很干燥。
老县长用没多少的牙咀嚼日军的水果罐头,很贪婪的吸吮汁水。
“好些年头没吃到甜食了,你们安心走着,跟我女婿带句话,只管打日本人。我守在这里,死都在山林不下去,记着我闺女和俩外孙女。”
“嗯。”
老头儿指着陆北骂骂咧咧:“没骨头的家伙,是爷们儿就硬气,跟日本人死磕。”
“好,晚辈知晓。”陆北低下头。
“走吧,老夫不耽搁你们行军打仗。”
“好。”
战士们取出自己的生活用品,替换掉老县长已经发黑生蘑菇的铺盖,替他铺好。各自挤出几件较为干净的衣裳,放在洞里的石床上,为数不多的罐头饼干、糖块、食盐都留下。
陆北哑然走了,回头看了眼崖壁下怡然自乐的老县长。
拐过岩壁一角,耳边传来哼哼声。
“两鬓苍然,愿得见,光复江山。
忆昔洪涛灌汤阴,夫君不幸命捐生。有儿报国全忠孝,未负劬劳一片心······”
听不懂这老头儿在唱什么,陆北对于戏曲知之甚少,穿行在山林间,耳边环绕的戏词渐渐消失。将崖壁彻底抛在身后,陆北驻足看了一眼。
那老头似乎高坐在汤原县衙门之上,正在俯视自己下辖治地,这片土地的父母官仍在,在用另一种方式守护当地的黎民百姓。
回到队伍中,一行人都有些难受。
陆北这才发觉,这片土地的旧官员们,都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参谋长是汤原县秘书主任,县长的女婿,张传福师长是汤原县自卫团团长,刘军需是汤原县教育局局长。
日寇称‘汤原县地红三尺深,非刀劈火烧能断绝’。
安排完储存多余物资,留给后续部队使用,陆北继续率部踏上寻找地委张书记的任务,要将信件亲手交给张兰生书记,这是李兆林主任下达的命令。
路上,吕三思见他们有些不对劲,便问起。
得知老县长宁死也不愿下山媚敌为官,心中既敬重又悲愤无奈,陆北将这件事记在笔记本中。这片土地永远不缺乏反抗者,他们不被历史记载或隐在故纸堆中。
“你被抽了好几个耳刮子?”吕三思侧过头问。
揉了揉脸颊,陆北没好气道:“这能叫抽巴掌,这是长辈的教育,你这人没福分。”
“行,我福薄缘浅。”
“都是英雄,他们才是英雄。”陆北喃喃道。
······
行进在原始森林之中,巍然耸立的小兴安岭山脉被揭开神秘的面纱,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山林中各种野物成为战士们腹中之物。
阿克察·都安那家伙是个十足的巴图鲁,并非是嘲讽,而是实打实的。张弓搭箭,箭无虚发,飞龙鸟炖小蘑菇,吃的陆北都恶心,但那滋味香的要人命。
路上遇见一头三四百斤的黑熊,陆北有幸品尝一口熊掌,曾经吃一口都蹲号子的野生动物,陆北能换着吃,就差没吃东北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