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高武大明:我娶妻赵敏,带飞朱家 > 第518章 只能不断提高

第518章 只能不断提高(2/2)

目录

与大兴水利的其他国家相比,朱樉执政前的周地就显得相当落后,产量甚至达不到一般土地的一半,但税收却还要更高一些。

朱樉亲身体验过民众的困苦,因此对农业发展有着深刻的执着,不惜一切代价发展水利设施,任何事务都要为农时让路。

现在所有的耕作土地都是优质的,只要水利和管理到位,再加上堆肥的规模和技术都有所提升,丰收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即使只按照上一季的收成来估算,这一季小麦收获后,周地家家户户都将拥有近万斤的粮食,这样的前景自然让杨喜出望外。

等到稻麦轮作制度成熟后,仅靠种植粮食,每户每年就能收入千石!

这样的收入作为基础,生活改善的程度不仅是周地百姓做梦都想不到的,即使是像齐魏那样富裕的地方,也是难以想象的。

仅粮食收入就这么高,如果再加上许星正在试验的其他作物轮作,百姓种地的收入将达到一个令其他国家惊叹的水平。

然而,正是这样的局面,给朱樉的分工计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他需要支付多少薪酬,才能将这些即将富裕的民众从土地中吸引出来,让他们专注于成为一名专业的技术人员。

要知道,如果皇帝要支付俸禄,像他之前担任的那种小官,一年的俸禄不过几十石,连方一志这样的下级官员,估计收入也不会比现在的农民多多少。

为了留住那些在各个领域精通的技术人员,朱樉的工资标准只能不断提高,人选也只能保留最关键的。如果像以前周王室那样,连做饭的都要几百人,国家财政根本无法承受。

幸运的是,他当初没有一时冲动免除所有的赋税和劳役,这让他可以在农闲时期免费征召劳动力,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只是周地的人力资源太过紧张,所以除了最关键的人选,其他的都暂时用征召的劳动力来填补。

经过他的调整,国家机构的人数进一步缩减。

除了武清,治安武卫军仅保留了二十名士兵,勉强维持王宫的安全;政务中心除了书珂,只剩下五位文员和五位数据员,负责记录和分发许可证以及各类数据的统计和清算。

造纸、印刷……等产业,以及育种和五个养殖场,除了场坊的负责人和他任命的几个协会会长,各自留下了三到五名主要技术员;作为他的导师,三位顾问甚至只分配了一个助理名额。

除了姬研和他的乐队,整个国家机构中享受俸禄的,包括武装力量在内的“编制内人员”,总数不超过一百人。

朱樉预计,这个管理结构至少在未来两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各部门临时缺少的人手,都将通过征召劳动力来解决。两年后,各部门将根据征召劳动力的表现,增加全职工匠。

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只要这三年能够稳定下来,朱樉就能稍微放松一下,不仅民众的生活有了保障,国家的收入也将足以应对各种开支。

第一批新货币发行后,朱樉经过深思熟虑,采取了齐魏两国的做法,将货币价值与粮食挂钩,粮价定为五文一升,大约是一斤多一点。

这样计算下来,一个农民一年的粮食收入就在十万文以上,技术人员的收入当然也不能低于这个数字。

毕竟在前世还没有工作,朱樉对工资没有什么概念,只模糊记得父母的工资大概在三千到五千之间,已经算是中等水平了。

朱樉当然不能完全将人民币等同于自己的新货币,他那个时代的物价也只能作为参考,只好根据他之前对大家的承诺:不低于一个农民一年的收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