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六叔教的(1/2)
暖煦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丝丝缕缕地洒落在屋内,在地面上勾勒出斑驳的光影。
十二阿哥与永琰相对而坐,一方古朴的小书桌将他们隔开,桌上摆放着一本微微泛黄的《三字经》。
十二阿哥轻轻翻开《三字经》,声音清朗,一字一句地念道:“人之初,性本善……”
永琰坐在对面,小身子挺得笔直,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眼睛睁得圆圆的,亮晶晶的,专注地听着。
可就在十二阿哥念完一小段,稍作停顿之时。
永琰忍不住开口了,稚嫩的声音里满是急切:“十二哥,这些东西我都会了,我喜欢《山海经》的故事,你给我讲那个好不好?”
十二阿哥闻言,手中的动作一滞,微微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惊讶与疑惑。
他怎么也没想到,年纪尚小的永琰竟会说出这样的话。
“永琰,你既然说你三字经已经会了,那我考考你,如何?”
十二阿哥挑了挑眉,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期许。
永琰一听,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用力地点了点头,脆生生地应道:“好啊!”
十二阿哥思索片刻,从《三字经》里抽出一个故事,缓缓问道:“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讲的是什么,你可知晓?”
永琰歪着脑袋,小手指放在嘴边,略作思考后,眼睛一亮,大声说道:“我知道!
说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
后来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就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折断,教育他学习就像织布一样,不能半途而废。”
永琰说得头头是道,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十二阿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却仍不满足,又接着问道:“那你说说,从这个故事里,能明白什么道理呢?”
永琰眨了眨眼睛,小脸上露出认真的神情,“要想学好知识,环境很重要,我们要向孟子学习,好好读书,不能偷懒。
而且,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就像孟母织布一样,断了就织不成布啦。”
十二阿哥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许。
他又接连问了几个故事,诸如“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香九龄,能温席”
永琰都对答如流,不仅能准确说出故事内容,还能举一反三,说出其中蕴含的道理。
更让十二阿哥惊讶的是,在解释“融四岁,能让梨”这个故事时。
永琰微微皱着眉头,一脸认真地说:“十二哥,孔融让梨,大家都夸他懂事。
可我在想,要是每次都让,孔融是不是就一直吃不到大的梨啦?
有时候,我们也要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公平地去争取想要的东西,只要不贪心就好。”
十二阿哥愣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永琰竟能从一个简单的故事中,解读出这样与众不同的观点。
他看着永琰,眼中满是钦佩,忍不住伸出手,摸了摸永琰的脑袋,赞叹道:“永琰,你可真是聪慧过人,我都不得不佩服你。”
永琰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小脸微微泛红,却仍难掩眼中的喜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