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小九的过往(2/2)
她觉得爹和水生叔年纪不小了,又不识得几个字,想要再念书考取功名肯定是晚了的。
四叔念书多年却没有一点成绩,要么是他根本不适合走科举这条路,要么就是他自己当初没有用心念书,不够努力。
如今他的酱香饼小摊儿干得风生水起,他自己也愿意做小买卖,念书考取功名的事情肯定要搁置一旁了。
但是小九不一样,他正值年少,脑子好使,人也聪明,若是好好念书,说不定以后还真能高中大有前途也不一定呢。
“九哥,你还年轻,若是不念书考取功名,做一辈子买卖有点屈才了,你听我的,咱先买一些书看着。”
说罢,她率先跳下马车,把小玉也抱下去,姐妹二人站在书斋大门外等小九。
没办法,小九只能把马车停好,跟上。
一个少年两个小丫头一起走进书斋。
书斋里的伙计刚送走一波客人,看见又有客人进来,他刚要打招呼,看清进来的客人竟然就一个少年,穿的很是普通,旁边跟着两个小丫头,他瞬间失去了主动介绍的动力。
“小公子,你想买点什么?”
小九并未告诉伙计自己是要买书和笔墨纸砚,只道,“你先忙,我们自己看看就行。”
伙计一听,立刻撇嘴,心想这顾客年纪这么小,准是没啥钱的,他还是别白费力气了。
心里想着那些,眼神不由自主透露出一股轻视。
小九也不在意,自从他爹死后,他经历了太多的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如今他也有家了,也有了许多友爱互助的家人,这才是他该在意的。
林小棠看小九进书斋却不选东西,她告诉伙计道,“把你们书斋里符合我哥哥这个年纪念的书找几本,就那种字迹清楚的手抄本就好,不用贵的。”
贵的她暂时也买不起,铺子刚开起来,店里需要周转,采买也需要成本,还有铺子里一大家子人还要给几个出力的发工钱,所以目前还是要精打细算起来。
或许,等到姜黄成熟的时候,把药材收购完再贩卖,赚一波钱,日子会好过很多,花钱也能舍得一些了。
小二本来还有些瞧不起,觉得他们穿的普通,年纪又小,肯定看看不买,没想到小丫头竟然替她哥哥问出来了。
他忙应道,“成,三位先稍等,我这就进去给你们拿。”
书斋里摆放的都是一些有名气的诗词大作,琴棋书画,上好的笔墨纸砚,还有一些稀罕物件,看得人眼花缭乱。
肯来就是临时起意,路过书斋才来的,她手里也就带了些碎银子,值钱的东西她也买不起。
很快,伙计抱出一摞手抄书籍出来,这里边儿大多都是没钱念书又寒窗苦读的人,找了个抄书的活儿,拿点抄书费,因为没什么名气,用的纸也是普通甚至中下等的,所以在他这铺子里卖的不快。
就算放在铺子里也是落灰,还影响书斋的档次,所以掌柜就让他放内室了。
没想到竟然还有人愿意买,虽然年纪小,倒是挺懂的,知道这样的便宜省钱。
林小棠打开翻看了几本,发现其中有一本书抄写的字迹工整干净,像是印刷的一般,每一个字写的都非常标准,如此好的字都堪称字帖了,只不过纸张较这一摞书里旁的书更差一些。
想来是哪个家境不好手里拮据的书生抄写的。
她把所有的都翻看了一遍,按着那本儿字迹把同一个人抄写的全都挑出来。
果然,每一本书内容都是不一样的!
她想,能写出如此好的一手字,此人定是个平心静气用功读书的人,他所看书籍定也不是极为普通的文章,或许小九可以跟着他抄的书学习。
她拿着书问伙计,“请问这种书一本多少钱?”
伙计伸出两个手指,“一本二十文,你想要几本?”
林小棠唇角抽了抽,心想这书斋可真会做生意,她上一世看电视,那种古装剧里的穷书生费劲巴拉的认认真真抄写一本书,只换得几个铜板,这伙计竟然问她要二十个。
这也太狠了吧?
先是压榨抄书人,再来坑穷人,怪不得都落灰了还卖不掉。
有钱人瞧不上这些,没钱的人买不起这些,像她这种手里有点碎银子的,她又觉得不划算。
伙计看他说完,小丫头不说话了,他立刻道,“公子,小姐,你们看这字迹,简直是一摞书里抄的最好最干净的了。
单这字迹说是字帖也不为过,若不是裁书用的纸张有些粗糙,我们根本不可能把他放到这一摞里来……”
确实!
不过,该杀价还得杀,毕竟挣钱不容易。
她道,“你给我们便宜些,我们就把这个字迹的全买了。”
伙计一听她想买,心想既然是诚心买的,不便宜应该也会买,再看他们穿着普通,家境也不会有多好,他们不买的话,去别处可能会便宜,但是想再找出比这些抄写字迹工整的,只怕找不到第二家。
渡水县县城里也没几家书斋,伙计也不怕他们不买。
他道,“姑娘,你还小,不知道这读书人抄书有多辛苦,就这二十文已经是最低价了。”
一直默不作声的小九问道,“请问你们书斋抄一本书可以给多少钱?”
伙计伸出五个手指,而后发觉自己一不小心露了老底,他赶紧又伸出两根手指比划了个十。
“这个字迹的抄出一本给十五文,卖你们二十文,已经很实惠了,那些抄得普通的会便宜一些,但是字迹不好看着也影响学习,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