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那个大龄汉子,你要夫郎不要? > 第126章 汤圆要吃八个

第126章 汤圆要吃八个(1/2)

目录

八只!武宁都震惊了,弟弟多久没吃肉了啊,“什么盐鸡这么好吃?”

周舟:“就是抹盐风干的鸡......咸咸香香的。”说得都有点馋了,在梦里他好像不知道饱,一直吃一直吃,好像还边吃边生气?

这时孟辛提着热茶壶和糖进来,逐一叫人后他走到周舟身边靠着,家事都做完了,他想和粥粥哥待一块儿,周舟给拿了一个糖冬瓜放他手里。

家里的瓜子过年嗑完了,买的糖冬瓜和麦芽糖大人偶尔吃一两个,让家里的小孩吃,他们都吃得特别节省,糖到现在还有剩。

几人手里捧着热茶,武宁问:“郑则他们去哪里啊?神神秘秘,也不让人跟。”

周舟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宁宁别去了,郑则半夜就要出门,肯定很远的。”

武宁也就问问,他也没办法半夜出门。

宁宁也来了,正好,周舟就想给他一起读话本,“月哥儿,我们重头再听一次成吗?”

月哥儿自然同意,孟辛也好奇地伸脑袋一起看。

在场只有周舟识字,月哥儿和孟辛边听边看周舟用手指点字,武宁伸长腿舒服摇晃,耳朵听嘴巴也没闲着,喝热茶吃糖冬瓜。

周舟的声音清亮干净,几人听得津津有味。

“……山上常年被雾气笼罩,传说中,此山有个狐狸洞府,居住着一位修炼多年的狐狸仙子......”

郑则早上返回家,快速吃过早饭,又立马驾车外出。

孟久今日休沐,去镇上接他之前郑则得先去河尾村一趟,去问问渔网的价格,他们村常年捕鱼捞鱼,每家每户都有渔网,价格可能比镇上低一些。

昨晚深夜,他们一行三人走到村子河段上游时,天正好微微亮,几人沿着河岸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费了一番功夫,鞋面踩湿了才找到三四处河岸凹陷、水流较为缓慢的地方。

他们打算就在这几个位置打窝,两家各有一张渔网,显然不够用。

编织一张渔网至少要十余斤麻绳,响水村没有种植大麻,村民搓麻绳用的麻大多是在山上剥的,编渔网也要两三天的时间,可他们今晚就要下网。

不能因小失大,郑则让兄弟俩不用担心,他决定花点钱直接买渔网。

孟久和同伴从酒楼后院慢吞吞走出来,抬头一眼就看到大哥和牛车,今日是元宵节,他就知道大哥会来接他回家!

旁边的小子问:“那人是谁,每次休沐他都来接你。”

孟久语气自豪:“那是我大哥!”和同伴道别,孟久快步跑到牛车旁喊了大哥,三两下爬上车,“大哥,这是什么?”

郑则瞧着孟久好像长了点肉,脸上骨头隐去不少,手脚也不像当初那般细瘦吓人,放心了,“是渔网,坐好要走了。”

“为什么买这么多渔网?”孟久数了数有三捆。

“鱼不好抓,多买两张,网到鱼的可能大一些。”上回和阿爹下网只得了两条,上游鱼群再活跃也不可能得满网。

鱼要趁着鲜活才好卖出去,半夜起网后不论抓到多少鱼,清晨都得拉去镇上卖掉。

下网、起网、又去镇上,一趟趟下来不容易,郑则想着五六条要跑,十来二十条也要跑,最好跑得有价值点。

两人到家,鲁康帮着郑则卸牛车,孟辛早早就在篱笆空地等着,孟久高兴地牵着弟弟进院,把人都喊了一遍。

郑大娘从厨房探头:“小九回来啦,今晚有汤圆吃!”

今日过节,武宁和月哥儿陪着周舟读话本闲聊,不久后也各自回家了。

周舟脚伤没办法帮忙做饭,郑则拗不过,只好顺他意把人抱到厨房灶口坐着,周舟想炒不了菜,那就和孟辛看火剥花生,要做汤圆了呢!

“阿娘,咱们做几个口味的?”

郑大娘在簸箕上划拉挑选黑芝麻,说:“两个,花生红糖和黑芝麻的。”

花生也炒脆好后,郑大娘朝外面喊:“郑则——”

“这两样拿去草棚子炒了,用石臼碾碎,碾细一些。”

郑老爹摸摸脑门走进厨房,问道:“那我干点啥?”

“你去杀鱼吧!今天吃一条,明天再吃另外一条。”

郑大娘安排好后开始和面,“粥粥想吃红烧鱼,还是香煎鱼块?”

这两条鱼的代价可太大了,周舟就说:“可不可以今天吃红烧,明天吃香煎?”

郑老爹提着杀好剖开两半的鱼进厨房,“啪”一下子拍在案板上,心想这孩子真是馋鲜鱼馋坏了,他豪气地说:“可以!今天红烧,阿爹给你做!”

周舟就没见过阿爹做饭,他惊讶,阿爹真的会做饭吗?阿娘就张嘴拆台:“别听他的,他就只会做两样。”

周舟很是好奇,他在灶台那头努力伸脖子问:“哪两样?”

郑则拿着两个装馅料的碗进来,淡淡地接话:“半生不熟和熟了能吃。”

“哈哈哈哈哈!”郑老爹自个儿忍不住先笑,见孟辛也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就伸手薅了一把他脑袋。

郑大娘没好气得说:“郑则都比他强。”

周舟就想点头,可阿爹在旁边,他就忍住了。

肚子胖鼓的鲤鱼有鱼籽,五斤多的鲤鱼里头有一斤多的鱼籽,炒出来都不够两筷子的,郑大娘便往里打了五颗鸡蛋,加了点细盐搅匀,鱼籽炒鸡蛋也很好吃。

有好东西,必然要家里人都尝到才行。

郑则留在厨房里,砍鱼块、炒鱼籽他都能做,郑大娘便去团汤圆,夸赞道:“别看他是个杀猪的,拿得了杀猪刀也能挥得起锅铲咧!”

虽然儿子会做的菜不多,一个人在家也不至于冷锅冷灶,比他阿爹强多了。

周舟从灶台探出脑袋看看,郑则长得高,平日里对他来说有点高的灶台在他面前显得低矮,挥锅铲还有得稍稍弯腰。

灶口看火的孟辛突然来了句:“大伯挥不动锅铲。”郑大娘说他本来就挥不动。

“哎哎哎,我可听到了啊!”郑老爹在院子里扬声说道。

他和两个小子摊开渔网查看,还真别说,人家靠这活计吃饭就是不一样,渔网网眼比自家的编的紧密多了。

郑大娘包馅,团好汤圆后问:“粥粥,今晚打算吃几个汤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