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病篇第二十一(四)(1/2)
话说有一天,黄帝闲来无事,就对着岐伯发起了呆:“嘿,岐伯啊,我听说有的人的经络啊,能跑到脸颊上,还跟牙齿有得一拼,这是咋回事呢?”岐伯一听,哈哈一笑:“黄帝啊,你这问题问得真有水平,来来来,我给你讲讲这其中的奥妙。”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那神乎其技的讲解:“首先啊,咱们得说说这个臂阳明经,它里面有个穴位,叫做‘大迎’,但这可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大赢家’哦,别搞混了。这个‘大迎’啊,它的经络能跑到脸颊上,还能跟牙齿扯上关系。要是你的下牙疼了,比如龋齿啥的,你就可以找找这个‘大迎’的麻烦。怎么找呢?就在你的手臂上,具体点说,在手臂阳明经的循行路线上,靠近脸颊的那一边。当然了,你要是怕冷,那就给它补补,让它暖和点;你要是不怕冷,甚至还觉得热得慌,那就给它泻泻火,让它冷静冷静。”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哟,这‘大迎’还挺有两下子的嘛!那要是上牙疼呢?比如上牙龋齿,咋办?”岐伯又是一阵大笑:“哈哈,黄帝啊,你果然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上牙疼啊,那就得找足太阳经了。足太阳经里也有个穴位,叫做‘角孙’,但这可不是说它是‘角落里的孙子’哦,别误会了。这个‘角孙’啊,它的经络也能跑到脸颊上,跟上牙有得一拼。怎么找呢?就在你的耳朵后面,靠近发际线的那个地方。当然了,要是你的上牙疼了,比如龋齿啥的,你就可以在这个‘角孙’穴上动手脚了。不过啊,动手之前,你得先摸摸自己的脉,看看是盛还是虚。要是脉盛啊,那就给它泻泻火;要是脉虚啊,那就给它补补元气。”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话道:“嘿,岐伯啊,你这说得跟变戏法似的,那这个‘盛’和‘虚’又是咋判断的呢?”岐伯微微一笑:“黄帝啊,你这问题问得好。这个‘盛’和‘虚’啊,其实就是看你身体里的气血是多了还是少了。多了就是盛,少了就是虚。怎么判断呢?很简单啊,你摸摸自己的脉,要是跳得跟打鼓似的,那就是盛了;要是跳得跟蚊子似的,那就是虚了。当然了,这还得结合你的症状来看。比如你牙疼得厉害,还怕冷,那肯定是虚了;要是你牙疼得不厉害,还怕热,那肯定是盛了。”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啊!那要是按照这个方法来治牙疼,是不是就不用去看牙医了?”岐伯一听,哈哈大笑:“黄帝啊,你这想法可真够大胆的。不过啊,我得告诉你,这个方法虽然能缓解牙疼,但要是真的有了龋齿啥的,还是得去看牙医的。毕竟啊,咱们中医讲究的是调理身体,治本为主;而牙医呢,他们讲究的是治疗牙齿本身,治标为主。两者各有千秋啊!”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对对对,岐伯你说得对。那咱们还是继续说说这个经络和穴位的事儿吧。我觉得啊,这经络和穴位啊,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秘密通道和秘密武器似的,要是掌握了它们啊,那就能随心所欲地调理身体了。”
岐伯一听,又是一阵大笑:“哈哈,黄帝啊,你这想法可真够酷的。不过啊,我得告诉你,这经络和穴位啊,可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它们啊,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迷宫似的,你得先找到入口,再找到出口,还得记住里面的路线和陷阱啥的。所以啊,要想掌握它们啊,那就得下功夫去学习和实践了。”
黄帝一听,连连称是:“对对对,岐伯你说得对。那我就继续下功夫去学习和实践吧。不过啊,岐伯啊,你能不能再给我讲讲这个‘大迎’和‘角孙’的具体位置和作用啊?我觉得啊,这两个穴位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守护神’似的,要是能掌握了它们啊,那就能保护咱们的牙齿和脸颊了。”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黄帝啊,你这想法可真够有趣的。那好吧,我就再给你讲讲这个‘大迎’和‘角孙’的具体位置和作用吧。”
岐伯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首先啊,咱们得说说这个‘大迎’穴。它位于咱们的下颌角的前下方,也就是咱们嘴巴张开时,脸颊上那块凸出来的肌肉的前下方。这个穴位,它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之一,也是咱们身体上很重要的一个穴位。它就像是一个‘守门员’似的,能够守住咱们的下颌和口腔的门户。所以,要是你的下颌疼、口腔溃疡、牙疼啥的,都可以找找这个‘大迎’穴的麻烦。当然了,要想让它发挥作用,你还得配合一些手法和工具啥的。比如,你可以用手指轻轻地按揉它、用艾灸条熏灸它。不过,记得,一定要轻柔哦,可别把它给弄疼了。”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哟,‘大迎’穴这么神奇啊!那‘角孙’穴呢?它又是咋回事呢?”岐伯又是一阵大笑:“哈哈,黄帝啊,你这问题问得真好。‘角孙’穴,它位于咱们的头部,就在咱们的耳朵后面,靠近发际线的那个地方。这个穴位,它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之一啊,也是咱们身体上很重要的一个穴位。它就像是一个‘保镖’似的,能够保护咱们的头部和耳朵的安全。所以,要是你的头疼、耳鸣、牙疼,都可以找找这个‘角孙’穴的麻烦。当然了,要想让它发挥作用,你还得配合一些手法和工具啥的。比如,你可以用手指轻轻地按揉它、用艾灸条熏灸。不过,记得,一定要轻柔哦,可别把它给弄疼了。”
有一天,黄帝闲来无事,突然对岐伯说:“岐伯啊,我一直有个问题想问你。你说这足阳明经,它怎么就能挟着鼻子跑到脸上去了呢?这事儿听起来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轻功高手,神出鬼没的,咱得好好聊聊。”
岐伯一听,哈哈大笑,说:“黄帝啊黄帝,你这问题问得有趣。这事儿啊,说起来还得从咱们中医的经络学说讲起。足阳明经,那可是人体的一条大经,它不光挟着鼻子跑到脸上,还跟咱们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说:“快说说,快说说,这足阳明经到底有啥神奇之处?”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足阳明经啊,它起始于咱们的脚趾头,一路往上,经过小腿、大腿,最后穿过腹部,到达胸部。在这条经络上,有好多个重要的穴位,每个穴位都有它独特的功效。就像你说的那个‘挟鼻入于面’的穴位,现代咱们叫它‘迎香穴’。”
黄帝一听,惊讶地说:“迎香穴?这名字听起来倒是挺香的,难道它能让人闻到花香、饭香不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