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妖邪请自重!本官只想摸鱼 > 第340章 宝令会宋倦楼

第340章 宝令会宋倦楼(1/2)

目录

清晨,薄雾还未褪去,新宁慈院外忽有蹄声阵阵。

是马蹄,是靴音,是一整列银甲执仗的宝令会使团。

苏长安正靠在屋门边,一边晨修,一边听院中雀声打架。突然一道极轻的步声踩入耳中

然后就听到念新小声在门口念叨,苏公子,有人找您,

院门外,一名白衣男子立于阶下,面如玉冠,身姿清逸,白袍绣银纹,宽袖曳地,其后随行四人皆穿宝令制服,步伐整齐,持节而立。

苏长安到门口迎接:“宝令会大驾光临,我这草堂该不会犯了哪条商规?”

“岂敢。”宋倦楼笑意温雅,言辞却规矩得体,施礼道“今日是奉花神会薇主之命,协助苏先生于云锦城内寻找所需灵材。”

苏长安正色还礼。

片刻后,街巷之外,一辆八轮青铜浮辇驶入主街。

云锦城街道宽阔,街上本不乏豪贵,但宝令会的浮辇依旧是独一份。街人侧目,行商让道,十数名金甲执令护驾前后,旗帜展扬。

浮辇中,宋倦楼坐姿懒散,却眼神清明,话语温和:

“苏先生可有特定要寻之物?我等可先行分线,速战速决。”

苏长安靠在软榻上,手中折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膝头:

“灵草晶石皆可,但说实话,我更好奇你们这宝令会,到底是贩宝的,还是……护城的?”

宋倦楼眸中露出点笑意:“有宝必有因。世上灵物众多,愿寻者有命,有缘者得之。我们,只是替缘分,开一扇门。”

苏长安闻言点头,收起笑意,正色开口:“那就开一开门,试试有没有我想要的东西。”

浮辇一个转弯,已抵城西藏玉坊。

这藏玉坊表面是一座古籍铺,实则云锦城内诸多炼器、炼丹、灵阵行会共用的材料交换所,由宝令会设契监管,若无熟引之人,休想进入内坊。

浮辇停下,守门老者一眼看见宋倦楼,立刻拱手大礼:“见过执牌使大人!”

宋倦楼摆手致意,道声“开门”,石坊自内而裂,地脉灵阵随之闪动,一道银光闪过,幽坊大门震荡开启。

苏长安手中扇子一抬:“行啊,还真是‘替缘分开门’。”

宋倦楼一笑:“苏先生今日,是贵客。”

两人相视而入。

藏玉坊幽深如井,外看只是老旧石坊,门内却别有洞天。

石门一合,地面便隐约震动,仿佛有灵阵自行运转。墙面纹络皆刻“玉”字变体,细如毫丝却光芒微颤,一步入内,灵气便扑面而来,仿佛踏入一座小型灵脉中枢。

苏长安暗暗吸了一口气。

——藏得还真深。

入内不过三丈,前方转出两道执令白袍,一人拱手道:

“见过执牌使。”

“在下是今日玉坊主持,凌方——这是主客?”

他眼神落向苏长安,一瞬有些狐疑,但极快收敛了。

宋倦楼点头轻语:“云锦城花神局魁首,苏夏。”

凌方身形微顿,立刻肃容:“失敬。”

“我们今日寻草寻石,凡此坊所藏,皆照高礼招待,不得有误。”

“明白。”凌方神色认真,作出请势,“两位请往藏函台,此处共分三藏,灵草、玉石、古函三类,皆有分类封印。”

苏长安听着,不疾不徐地走入,手指还在折扇上敲着,一步不落。

藏函台四周封以清灵琉璃,每一函格都锁以符阵,阵眼以木简封口,密密排列、百道并陈,乍看似图书馆,又似法阵博物院。

凌方引入灵草列:“诸位要的灵草在此分级排列,自上而下分为:一品清调草、灵纹藤、碧火菌、幽雪参等,苏公子所寻为何类?”

苏长安歪头一笑:“有那种,偏火性又可入药的东西没?最好能缓咳、化痰、开肺气。”

凌方怔了一下,随即应声:“有。此类草目前有二,一为【朱芒草】,一为【温玉银鳞花】。前者烈而暴,后者温养——可取。”

苏长安点头:“都不错。”

宋倦楼负手站立,抬眼望向第二列玉石区:“灵晶呢?”

凌方也很快引至另一侧,轻轻一抬手,一道符印瞬间闪耀,“此处藏晶二十七枚,大多为三品以下,四品以上仅余一枚,是——”

苏长安忽然开口:“那颗六品,我想摸摸。”

凌方有点诧异,但见宋倦楼微一点头,也就亲自开阵。符阵化光,一道紫中透白的晶石被光托举而起。

苏长安没立刻接,只靠近几步,伸出两根手指,轻轻一触。

——灵感所至。

这枚灵石极稳,气息内敛,竟是极难引爆灵气的“沉灵晶”。

“这颗,我要了。”

宋倦楼轻笑出声:“倒是好眼光。”

凌方立刻取来玉函与封皮,双手奉上:“两位可再选否?”

苏长安摆摆手:“没有我寻找之物了。”

宋倦楼看了他一眼,轻笑着转身:“那我们下一站,去东街,——咱们上车喝杯好茶。”

两人并肩而行,走出藏玉坊,石门之后灵阵重锁。

宋倦楼亲自为他拉开了浮辇的门帘:“茶在车上。”

苏长安一上车坐得松快:“说好的茶,不会是宝令会特供的‘净灵清心散’,喝完只想闭关吧?”

宋倦楼笑了笑,提壶注水:“你若喝完闭关,我可就有面子了。”

“——那还是别给我面子。”

苏长安翘起一条腿,把灵草和晶石往旁边一放,随手拿起一颗蜜渍核桃啃了口,顺手还往他自己杯里斟了点。

车厢轻晃,浮辇穿街,外头人声隐约,茶香渐浓。

宋倦楼动作从容,取出一纸青花茶卷,封字“定心”二字,道:

“这茶,是我们宋家旧藏,名为‘定心月露’,不是顶级,但宜口。最早是前朝太子夜读时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