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李二娘怒气跳河亡(笫一集)(1/2)
明万历年间,桃源村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仿若一方被尘世遗忘的净土。村头的桃花溪蜿蜒而过,溪水清澈见底,日光洒下,波光粼粼。
这日午后,阳光正好,李二娘挎着装满衣物的竹篮,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溪边。她身姿婀娜,一袭粗布衣衫难掩姣好面容,眉如远黛,目含秋水,肌肤胜雪。微风拂过,几缕发丝调皮地垂落在脸颊旁,更添几分楚楚动人。
李二娘刚在溪边蹲下,准备浣洗衣物,突然听到一阵悠扬的笛声从不远处传来。她不禁停下手中动作,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年轻书生正沿着溪边小径缓缓走来。书生身着月白色长袍,手持玉笛,身姿挺拔,气质儒雅。他的眉眼间透着一股书卷气,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仿佛世间的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
笛声越来越近,李二娘的心也跟着怦怦直跳。她从未见过如此俊朗文雅的男子,一时竟看得有些痴了。书生似乎也注意到了溪边的李二娘,目光交汇的瞬间,两人都微微一愣,随即脸上泛起红晕。
书生走到李二娘面前,礼貌地拱手作揖:“在下张生,路过此地,被这美景所吸引,一时忘情吹奏,惊扰了姑娘,还望姑娘恕罪。”李二娘连忙起身,福了一福,轻声说道:“公子言重了,小女子在此洗衣,听闻公子笛声悦耳,才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两人交谈起来,张生谈吐不凡,博古通今,给李二娘讲述外面世界的奇闻轶事,听得她满心向往。李二娘也向张生倾诉着村里的生活琐事,言语间透着纯真与质朴。不知不觉,日头渐渐西斜,两人却都意犹未尽。
自那以后,张生常常来到桃源村,与李二娘在溪边相约。他们一起漫步在溪边的桃林,看桃花纷纷扬扬飘落;一起坐在草地上,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桃花溪边,留下了他们无数的欢声笑语和甜蜜回忆。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天,李二娘像往常一样回到家中,却发现父母的脸色格外凝重。父亲李老汉坐在堂屋的椅子上,闷头抽着旱烟,母亲王氏则在一旁唉声叹气。
“娘,这是咋啦?”李二娘心中隐隐有种不安的预感。王氏抬起头,看着女儿,眼中满是无奈:“儿啊,今天村里的媒婆来了,说邻村的刘大官人看上你了,想娶你做妾室。他家财万贯,在县里都有头有脸的,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李二娘一听,顿时愣住了。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父母竟然要把她嫁给一个从未谋面的人做妾。“爹,娘,我不愿意!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李二娘鼓起勇气说道。
李老汉猛地把烟袋往桌上一磕,怒声说道:“你喜欢的人?是那个穷书生吧?他能给你什么?跟着他,你一辈子都要吃苦受累!刘大官人有钱有势,你嫁过去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我不在乎荣华富贵,我只在乎张生。”李二娘倔强地说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王氏急得哭了起来,“你要是不答应这门亲事,我们李家在村里可怎么抬得起头来啊!刘大官人可不是好惹的,他要是发起火来,我们全家都没好日子过。”
李二娘心中痛苦万分,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父母要如此逼迫她。她想起了和张生的海誓山盟,想起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难道这一切都要化为泡影了吗?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李二娘出去一看,只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个肥胖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那男子身着华丽的绸缎衣裳,脖子上挂着一条粗大的金项链,手上戴着硕大的玉扳指,满脸横肉,眼神中透着一股傲慢与贪婪。他正是刘大官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