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南京(二)(2/2)
王伟等人看到这个乱象,知道没有人组织的话,这些人还会继续混乱下去。于是尽可能的对周围的部队进行整编,至少按照军、师级进行划片规整。
从南京城里逃出来来的这些溃兵,对于帮助他们渡江的救命恩人,也比较克制的遵从了重整的安排,他们也知道,场面这么乱,到时候再面对危险根本就没有自保的能力。
教导队和德械师的人最好辨认,头上的35头盔是最好的标识,王伟先将这些部队归落到一起,这些部队的官兵很快自己就回归了建制。教导总队有上千人,88师的也有几百人,87师人比较少一点。没有36师的人,36师是整建制行动,已经提前向更北的地方撤离。
王伟将在岸北提前卸下的物资全部取出,其中有几十吨的弹药和几十吨粮食,这部分物资以及船上的四门迫击炮、两挺高射机枪,全部给了教导总队,这里数教导队的力量最大,且最有威望,由教导总队进行分配,总比交给其他地方部队更让人信服。
随后就带领特战队员们启程返回山西,剩下的事情就不是他们可以参与的了,这些部队大多是中央军中的核心嫡系,后面继续参与只会给自己弄一身骚。
所以王伟留下山西驻武汉和南京办事处的名号后就直接撤了,这也是李志坚提前安顿好的,以新三师的名号行事只会弄巧成拙,不如将名声让给驻武汉和南京办事处,既不突兀,也容易让那些军内大佬承阎锡山的情,他相信这些人情最终阎锡山会用其他方式回馈给新三师。
教导总队在重新编制之后,开始对江北岸的其他部队进行整编。现在在长江北岸的军人人数有几千人,大多数人还保留有轻武器,教导总队对这些部队按照原有编制划分区域进行集结、分配物资。
虽然物资并不多,每人也只能分得几斤粮食,十几发子弹。但是将为数不多的物资下发后,大多数部队已经按照原有编制基本恢复了秩序,且得到了一定补充后,信心也得以恢复了一些,总算恢复了一定的战力。
在几天后,李志坚得知了日军还是对南京城中的百姓和放下武器的军人实行了大屠杀,跑进国际安全区的不少人也没能幸免,被杀害的人总数将近三十万人!
对于这个结果,李志坚只能无奈的垂下了头,他的实力有限,即使他疯狂的当一个裱糊匠,可是得到的效果还是有限,还是有几十万人惨死于日军的屠刀之下。李志坚对日本人的痛恨更加增加几倍,心中立誓要从日本人身上讨回血债来,血债要用血来偿还。
不过之后他看到内部战报,36师一万多人几乎整建制从下关突围,教导总队突围八千多人,88师突围三千多人,87师突围一千多人,向南突围的粤军66军和83军有近万人突围成功,74军五千多人从下关突围,第2军团一万二千人从长江其他渡口撤退,其他部队诸如宪兵队,112师和103师等突围五千多人,总计突围人数超过五万人。
这样南京要比前世少死了两万多军人,与李志坚和王伟确认的通过他们帮助渡江的军人数基本相合。这令李志坚的心里稍微得到一些慰藉,他相信在之后的抗战中,这些劫后余生的军人们也会发挥出他们的力量。
在渡江的各部队纷纷归建后,各部长官纷纷向阎锡山发来感谢的电文,锡山没想到他的一个随手安排,会获得这么多的人情,对李志坚也是更加满意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