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归来密谈(2/2)
周桐忍不住笑出声,又赶紧捂住嘴,生怕惊扰了屋内的苏兰。
\"最麻烦的还是银钱。\"陶明叹气道,\"清泉县合并过来后,各项开支剧增。修城墙、建学堂、开医馆...样样都要钱。杜主簿精打细算,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周桐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茶杯边缘画着圈。月光下,他的表情时而凝重,时而舒展。
\"的确都是大问题。\"他最终说道,\"不过........\"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周桐的话。吴毅带着杜衡匆匆赶来,杜衡连官服都没来得及穿整齐,只套了件深蓝色的长衫,头发简单地束在脑后。
\"大人!\"杜衡快步上前行礼,\"您回来了!\"
周桐起身相迎:\"杜主簿,深夜打扰了。\"
\"大人言重了。\"杜衡的目光同样被周桐官服上的血迹吸引,\"您这是........\"
\"坐吧,我慢慢说。\"周桐示意众人围坐在石桌旁。
月光如水,洒在四人身上。周桐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临山县的见闻——从他发现死尸,再到夜晚被访问,然后就是他在衙门和黄安的对峙,当然,在地窖的说辞是他被包围,然后忽悠住黄安,然后再到后来的演戏和黄安送来的五千两银子。
\".........最终,黄安交出了五千两赃银。\"周桐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我留了一半在临山县用于抚恤矿工和重建,带回了二千五百两。\"
陶明和杜衡同时倒吸一口凉气。
\"二千五百两?\"杜衡的声音有些发抖,\"我没有听错了吧?\"
周桐微微点头,示意身后的大虎。大虎会意,将背着的沉重木箱“哐当”一声放在石桌上,木箱与桌面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大虎伸出粗壮的手指,缓缓拨开木箱上的搭扣,随着“咔哒”两声轻响,箱盖被缓缓掀开。
月光下,银子的光芒瞬间映入众人眼帘。一锭锭雪白的银子整齐码放着,层层叠叠,散发着冷硬而诱人的光泽。陶明的眼睛瞬间瞪大,脸上写满了震惊,他微微颤抖着伸出手,轻轻触碰其中一锭银子,像是在确认这一切是否真实。
杜衡则呆立当场,嘴巴微张,半晌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如梦初醒般喃喃自语道:“这么多银子……真的足够桃城的开支了。”他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桃城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陶明放下银子:\"小周,那黄安...就这么放过了?\"
周桐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这是他的供状和认罪书,还有他自愿以全族之力赎罪的承诺。临山县的矿山,现在由黄家子弟亲自开采,所得七成用于赔偿受害者。\"
月光下,陶明仔细阅读着文书,眉头渐渐舒展:\"这.........这倒是比直接杀了他更解气。\"
\"不仅如此。\"周桐继续道,\",每搁一月我会让胡胜去那里监督,两月为一期,黄安必须亲自来桃城汇报情况。\"
杜衡敬佩地看着周桐:\"如此一来,既惩治了贪官,又为临山县百姓争取了补偿,还充实了桃城的库房.......\"
\"先别高兴太早。\"周桐苦笑道,\"这些银子该怎么用,还得好好规划。而且咱们得尽量节省着花,每一笔都得用在刀刃上,剩下的银子就留作应急资金。\"
陶明捋着胡子点头:\"确实。眼下最急的是粮食问题...\"
\"先拨三百两购粮吧。\"周桐思索片刻后说道,\"杜主簿,你安排可靠的人去周边州县采购,尽量挑选品质好、价格公道的粮食,赶在夏收前备足。要是这三百两不够,再视情况追加,但务必控制开支。\"
杜衡迅速心算,随后说道:\"三百两的话,正常情况下能购粮五百石左右,加上咱们现有的存粮,若合理调配,撑到秋收问题不大。\"
\"再拿出二百两奖励开垦。\"周桐接着说,\"还是按亩数发放,但要严格核查新开垦的土地,杜绝虚报冒领的情况。\"
\"妙!\"陶明击掌道,\"这样秋收后粮食问题就能缓解不少。\"
\"剩余的两千两.........\"周桐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城墙修缮至关重要,拨二百两,找靠谱的工匠,保证工程质量。
学堂建设关乎桃城的未来,也给二百两,不过前期筹备要做好规划。
医馆的开设也不能马虎,同样二百两,药材和请大夫的费用都要考虑周全。\"
杜衡一边认真地记录着,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一边仔细聆听,时不时点头。
\"剩下的一千四百两,陶老,您看如何安排?\"周桐看向陶明。
陶明沉思良久,缓缓说道:\"老夫建议,二百两用于抚恤阵亡将士家属,让他们的生活有所保障。一百两改善衙役待遇。另外拿出五百两用于培养守军,购置一些兵器、铠甲。剩下的六百两,留作应急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周桐点头赞同:\"就按陶老说的办。杜主簿,这些银子的支出就由你严格把控,每一笔花销都要有详细记录,咱们得把每一分钱都花出价值来。\"
月光西斜,已是深夜。苏兰从屋里探出头:\"老头子,都什么时辰了,还不让小周回去休息?\"
陶明这才惊觉时间流逝:\"哎呀,光顾着说话,都忘了时辰。\"他关切地看着周桐,\"你先回去好好休息,明日再详细商议。\"
周桐起身告辞:\"那这些银子........\"
\"先放在县衙库房。\"杜衡道,\"明日一早我就去安排。\"
众人起身相送。苏兰却拉住周桐:\"这么晚了,不如就在这里歇下吧?我给你收拾间客房。\"
周桐婉拒道:\"多谢老夫人好意,不过...\"他脸上闪过一丝温柔,\"家里还有人在等我。\"
苏兰了然地笑了:\"去吧去吧,年轻真好啊。\"
月光下,周桐带着部下离开陶宅,向县衙方向走去。
夜风拂过他的脸庞,带着四月特有的温暖与花香。远处,桃城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