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我和宰相刘罗锅 > 第158章 备战藏南

第158章 备战藏南(2/2)

目录

刘墉领命后,赶紧让王杰、和琳为钦差前往西藏。另外圣旨从京城以八百里加急送到了福康安的手中。

那些涉案的驻藏大臣等官员在王杰、和琳严查之下纷纷被革职拿问,等待他们的将是大清律法的严惩。而福康安在行军途中接到刘墉送来的乾隆密旨后,心中对前方局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没想到这背后竟有如此多的肮脏交易,看来此次入藏平叛,不仅要对付廓尔喀,还要整顿西藏的吏治。”福康安看完密旨后,神色沉重地对海兰察说道。

海兰察冷哼一声,“这些贪官污吏,实在可恶。等咱们到了西藏,定要让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福康安点了点头,随即下令大军加快行军速度。

乾隆年间,廓尔喀屡屡侵扰西藏边境,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消息传至京城,乾隆帝龙颜大怒,当即下令福康安、海兰察率领大军入藏平乱。

福康安与海兰察领了圣命,不敢耽搁,点齐兵马,踏上入藏征途。这一路,尽是崇山峻岭,道路崎岖难行。高原之上,空气稀薄,寒风似刀,刮在脸上生疼。士兵们身着厚重的棉衣,仍被冻得瑟瑟发抖。

“将军,前方山路积雪深厚,车马难行啊!”一位副将满脸焦急地向福康安禀报。

福康安望着那白茫茫的山路,紧锁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传我命令,下马步行,铲雪开路,务必尽快前行!”

海兰察也在一旁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弟兄们,此番入藏,是为保家卫国,为百姓谋安宁,再苦再难,也要咬牙坚持!”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刘墉正为大军的后勤补给忙得焦头烂额。他每日与负责后勤的官员们周旋,仔细核对物资清单,确保粮草、棉衣、兵器等物资能及时供应给前线。

“这批棉衣务必在三日内送达前线,若是延误了战机,你们担待得起吗?”刘墉一脸严肃地对负责押送物资的官员说道。

那官员忙不迭地点头:“刘大人放心,卑职一定竭尽全力。”

然而,和珅却在暗中打起了坏主意。他嫉妒福康安在乾隆帝心中的宠信,又觊觎朝堂上更多的话语权,便想趁着此次战事,让福康安的军队陷入困境。

和珅悄悄将负责后勤的一位关键官员叫到府中,阴沉着脸说道:“前方的粮草物资筹备的如何呀?”那位官员应道:“和大人,您也知道,国库现在空虚,物资筹备十分艰难!”

“那你就慢慢地想办法,慢慢地筹集物资,一定要配合好刘大人!不能因急而出错,懂吗?但要是办砸了,哼,你知道后果的!”和珅狠狠地说道。

那官员面露难色,不知道和珅的话语中隐藏着什么玄机,似懂非懂情况下点头答应了。

前线的战报不断传回京城,局势愈发紧张。乾隆帝每日都在养心殿密切关注着战事进展,脸上的忧虑之色越来越重。

“前线战事如何?福康安他们可有新的消息传来?”乾隆帝焦急地问着前来禀报的太监。

“回皇上,福将军和海将军正率领大军艰难前行,目前还未与敌军正面交锋,但粮草、物资补给方面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太监小心翼翼地回答。

乾隆帝听后,心中有些不满:“粮草补给乃重中之重,务必确保万无一失。传朕旨意,让刘墉务必查清查实,若是有人敢从中作梗,严惩不贷!”

刘墉接到乾隆圣旨后,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四处奔波,严查物资运送的每一个环节,终于发现了户部官员在调拨粮草的过程中有懈怠的蛛丝马迹。

“和珅啊和珅,皇上让你我共同筹措前方战事的粮草物资的供应。你掌管户部,你手下竟敢有人懈怠,置国家大事于不顾,此番看我如何收拾你!”刘墉心中暗暗发誓,一场与和珅暗中的较量,在京城与前线之间悄然展开。

此时的西藏边境,战火纷飞,廓尔喀军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地百姓苦不堪言。而大清的守军由于之前官员的失职,兵力分散,装备不足,只能勉强抵抗。

福康安与海兰察率领的大军日夜兼程,终于赶到了西藏边境。当他们看到被战火摧残的村庄,看到流离失所的百姓,心中的怒火燃烧得更加旺盛。

“将士们,廓尔喀侵略者在我大清领土上肆意妄为,残害百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咱们定要杀他个片甲不留,将他们赶出藏南地区,还百姓一个安宁!让他们知道知道,天朝大国不是那么好惹的!”福康安站在高地上,对着全军将士大声地做着动员。

“赶走侵略者!还我安宁!杀——!杀——!杀——!”将士们群情激昂,吼声震天。

在清军的营帐中,福康安皱着眉头,看着手中的地图,对身旁的海兰察说道:“这廓尔喀军队分布散乱,但又占据着一些险要地势,我们得想个周全的法子。”海兰察点头,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没错,依我看,咱们可以先派出小股部队去骚扰他们。”福康安眼睛一亮,接话道:“正合我意,先打乱他们的部署,再暗中调集主力部队,来一场突袭,定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两人就此敲定了一套详细的作战计划。

而在京城的军机处,刘墉一脸焦急地走进来,对着阿桂与和珅说道:“前线战事吃紧,粮草军饷可千万不能出问题。”和珅摇着扇子,慢悠悠地说:“刘大人放心,我早已安排人手去督促各地了。”阿桂沉稳地点点头:“咱们务必确保福康安大军的后勤,不能让将士们有后顾之忧。”刘墉微微皱眉,还是有些担忧:“话虽如此,但这运输途中,难免会有各种状况,还得时刻盯着。”

三人就这样在阿桂的统筹下,不断为前线战事忙碌着,刘墉更是密切关注着西藏传来的每一份战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