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刘墉洗冤(2/2)
刘希鹏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不仅救不了父亲,还可能将整个家族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他便和甄平、张堃小心翼翼地开始了调查,首先从京城中与这些地方家族有往来的商人入手。在一家茶馆里,刘希鹏扮成商人模样,与一位经常和地方家族做生意的老掌柜攀谈起来。刘希鹏笑着说道:“掌柜的,我听闻最近京城有几个地方家族动静挺大,您可知道些什么?”老掌柜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客官,这事儿可不好乱说,不过听说其中有个姓王的家族,最近和一个道士来往密切。”
刘希鹏化名成一位阔绰的员外,混入了京城的商业圈子。经过一番打听,他得知其中一个姓王的地方家族,近期与一个自称“暗影谋士”的道人来往密切。这个“暗影谋士”道人经常出入王家在京城的别院,而且行事极为低调。刘希鹏觉得此人十分可疑,便想办法接近王家别院,试图一探究竟。
一日深夜,刘希鹏偷偷潜入了王家别院。他小心翼翼地避开巡逻的家丁,在别院的书房中寻找线索。就在他翻找之时,突然听到门外有脚步声传来。他心中一惊,赶忙躲到了柜子后面。
进来的正是那“暗影谋士”小老道与王家的家主。只听“暗影谋士”说道:“此次诬陷刘墉谋反,我们一定要做得天衣无缝。只要刘墉一死,我们在地方上就再无阻碍。”王家主笑道:“那是自然,有福长安大人在朝中照应,量他刘墉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刘希鹏听到这里,心中恍然大悟,原来真的是福长安勾结地方势力陷害父亲。但仅凭这几句对话,还不足以证明父亲的清白。他继续潜伏在柜子后,希望能听到更多有用的信息。
那位“暗影谋士”又说道:“那些伪造的书信一定要保管好,不能让别人发现破绽。另外,我们还得想办法对付刘墉家人的查访,不能让他们坏了大事。”王家主点头称是。
刘希鹏听后,心中明白,时间紧迫,他必须尽快将这些消息传递出去,同时还要想办法找到那些伪造书信的证据。等两人离开书房后,他又仔细翻找了一番,可惜并未找到书信。无奈之下,他只能先离开别院,再做打算。
回到家中,刘希鹏神色匆匆,一进门便急切地对着众人说道:“不好了,我刚听到个消息!”我们众人立刻围拢过去,面露担忧之色。“怎么了,希鹏,发生何事?”我赶忙问道。刘希鹏皱着眉头,语气沉重地说:“叔啊!现在情况十分危急,父亲随时可能被定罪啊!”众人听后,脸上纷纷浮现出凝重的神情,彼此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担忧与焦虑。一时间,屋内陷入了沉默眉头,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刘希鹏决定冒险面见乾隆,将自己所掌握的线索告知皇帝。
刘希鹏深知面见乾隆并非易事,皇宫守卫森严,一般人根本无法接近皇帝。但为了救父亲,他决定拼一把。他对众人说:“为了父亲,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也要去试一试。”甄平拍着胸脯说:“少爷,我们陪您一起去,无论如何都要还老爷清白。”
他先是四处打听乾隆的行踪,得知乾隆近日会去天坛祭天。于是,刘希鹏提前在乾隆祭天回宫的必经之路上等候。当乾隆的仪仗队经过时,他突然冲了出来,高呼冤枉。
侍卫们立刻将他拿下,带到乾隆面前。乾隆见是刘希鹏,心中不免有些诧异,问道:“你是刘墉之子刘希鹏?为何在此阻拦朕的仪仗,高呼冤枉?”刘希鹏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将福长安勾结地方势力诬陷父亲谋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乾隆听后,心中十分震惊。他原本对刘墉谋反一事就心存疑虑,如今刘希鹏的这番话,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整个案件。但仅凭刘希鹏的一面之词,他也不能轻易相信。于是,乾隆下令让刘希鹏将所掌握的线索详细写下来,呈交御前,同时命人暗中调查福长安与那几个地方家族的关系。乾隆看着刘希鹏说道:“朕不能仅听你言就定夺此事,你且将线索详细写来呈朕,朕自会派人彻查。”刘希鹏领命道:“陛下英明,臣定当如实详细记录呈上。”
刘希鹏领命后,赶忙回家将所听到的对话以及自己调查的经过详细记录下来,呈给乾隆。乾隆看后,觉得此事并非空穴来风。但为了慎重起见,他决定亲自审问刘墉。
刘墉被带到了养心殿,见到乾隆后,他伏地而拜,说道:“陛下,臣冤枉啊!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怎会做出谋反之事。这一切都是有人想陷害罪臣。”乾隆看着刘墉,问道:“朕现在也难以判断此事的真假。你可有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刘墉沉思片刻,说道:“陛下,臣愿以杀子、屠孙来证明自己的忠诚。若臣真有谋反之心,怎会舍得让自己的儿孙性命?”乾隆大惊道:“刘爱卿,此举太过残忍,难道就没有别的法子?”刘墉坚定道:“陛下,臣实在是别无他法,如今满朝文武皆疑臣,若不如此,恐难证臣之清白。”
乾隆听后,心中大为震撼。他深知刘墉对家人的感情,若不是被逼无奈,怎会说出如此决绝的话。但杀子屠孙毕竟太过残忍,乾隆一时也难以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