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2)
赵商商穿上了校服外套,配一双黑色雨靴,走路专挑水坑。赵熠时问她几岁了。
她说甭管几岁,反正比你大两分钟。
早上赵商商和赵熠时是一起出门的,父母上班,顺带送他们去学校,傍晚两人各自搭公交回家。
赵熠时所在的重点班经常被留下来开小灶,额外多上一节课。
所以他们俩虽然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年级,放学的时间根本不统一。
赵商商一般会自己先回家。
这几天下雨,天气不好,赵爸爸决定接他们放学。
赵商商上完课以后,待在自己班上等赵熠时下课。
雨点窸窸窣窣,打湿了教学楼前稠密的香樟叶,风吹着窗帘翻飞。
值日生打扫完卫生也离开了,教室里只剩下赵商商一个人。她从桌肚里拿出刚去买的一沓明信片和邮票。
最近学校刮起了一阵写信的潮流风。
大家纷纷开始写信,寄给在别的学校读书的好朋友。
有来有往,写信,收信,一场充满惊喜的游戏。
在这个通讯发达的时代,更原始和朴素的联系方式反而更叫人心生期待。
邮递员每周二、周四来学校送信,统一放在门卫室的货架上。每到这两天,班上总会有同学一天跑好几趟,去取信。
赵商商第一张明信片写给在三中读书的程水。
第二张毫不犹豫地选择写给江巡。
教室里安静,落笔有沙沙声。
“哈喽江巡,
最近过得好吗
我不太好,进入高二以后作业好多,数学好难,天天发试卷,心疼树。
我跟新同学起了一次冲突,他是美术生,不过画得很业余,叫人欣赏不来……”
等赵商商意识过来,发现自己写的都是不那么高兴的事。
她停下笔,一行行划掉,把字涂黑。
拿出一张崭新的明信片,想了想,重新开始写,跟他分享开心的事:
“哈喽江巡,
……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开学体测八百米,我跑了我们小组第三……”
赵商商一笔一画,尽量把字写得工整漂亮。
身后传来脚步声,越来越近。
笔尖顿住,赵商商回头看,是张旦回了教室,拎着水彩本和颜料桶从后门进来。
他看了赵商商一眼,把手里的东西放进教室后排的个人储物柜里,啪地一声,甩上柜门。
窗口涌入一股强风。
摇摆不定的后门猛地被吹上,发出巨响。
赵商商把明信片夹进书里,看了眼时间。
“赵商商——”
赵熠时出现在前门口。
他目光审视般地从教室后排的男生身上碾过,走进来提起赵商商的书包,隔开了她和张旦。
“走了。”
走到楼梯间,赵熠时问赵商商:“怎么回事”
“不知道。”赵商商说,“他突然进来的,我也被吓了一跳,教室里本来只有我一个人。”
赵商商抬起雨靴撩了一下低洼处积攒的雨水,“管他呢。”
-
赵商商寄出明信片以后,江巡在第二天就收到了。
他考虑要不要回信,但自己的生活又实在单调,没有值得提笔写的东西。
三花跳到桌子上,偷喝他喝剩下的牛奶。脸大杯口小,伸长了舌头也没能够到。
江巡提笔在猫脸上画了一道。
忽然有了灵感。
他不好写什么,却可以画点什么送给她,这才是他擅长的。
一时间脑海中出现了许多画面。
赵商商清晨坐在屋檐下的板凳上,皱巴着脸刷牙,五官向下撇着,委屈又暴躁,十万个不情愿;
她吃到喜欢的火锅一脸满足;
她捉弄人以后的生动表情……
江巡画的时候脑海中全是她的模样,生动而可爱,笔下妙趣横生。
画完以后,江巡有点想她。
开学后的第二个周末,赵商商回了青山铺。
郑女士周日生日,他们一家四口在周五傍晚赶了回去,打算留在青山铺过周末。
一到家,放了书包,赵商商从棚子里推出小电驴。
“等下就要吃饭啦,还去哪里”老赵喊道。
“我去趟七芽山!吃饭不用等我!”
清风迎面吹。
霎时让赵商商回到了今年暑假。
当她冒然出现在七芽山别墅钱,古耐以为有陌生访客,隔着院门叫得挺凶。
像她第一次来拜访时的那样,照旧是古丘成来开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