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与有荣焉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与有荣焉(1/2)

目录

“为民啊,我现在就能给你个准话,你的这部《芳华》我们《当代》要了!”

面对这么一部优秀作品,朱盛昌回答得颇有底气。

胡为民问:“不用拿回去让社里再看一看?”

“最多是一点小修小改,就整部作品而言,是不需要改动的。”

“那行,稿子朱老师拿回去,有需要更改的地方,咱们再商量。”

“好,为民,咱们下次见面再聊。”

朱盛昌已经迫不及待把稿子带回去,让编辑部的人看看,他这回捡了多大的便宜。

离开胡为民家后,他抱着装有《芳华》手稿的公文袋,风尘仆仆赶回了当代编辑部。

因为是周末,大部分编辑放假休息,只留下少数几人值班。

值班的同事见他这么快回来,都有些惊讶。

“朱老师,怎么这么快回来,难道是胡为民的新作太差了?”

他们的惊讶不是没有道理的,往常他们跑作者家里看稿子,讨论个大半天,甚至住在作者家里都是常有的事。

哪像朱盛昌,加上来回赶路的时间怕是都没有半天吧。

这只有一种解释,编辑对作家的稿子不满意。

否则,无法解释这种情况。

朱盛昌擦了把额头的汗水,放下公文袋后,得意道:“正好相反,胡为民同志的这部作品非常好,好到根本无需进行修改!”

“不可能!”

“他难道是巴老不成?”

“老朱啊,话不要说得太满。”

几人对他的说辞不太赞同,接二连三地反驳道。

“稿子我带回来了,是与不是,你们看过不就知道我说的是不是大话。”

朱盛昌也不着恼,而是把《芳华》的手稿取出来,放在桌子上,任人阅读。

几人面面相觑,有人忍不住好奇,走到桌前,拿起手稿。

“《芳华》?书名取得倒挺有文艺范。”

那个拿起书的编辑看到书名后,轻笑道。

反正今天是值班,也没什么工作,那人便大大方方,坐在工位上看了起来。

其他人也不着急,各干各的,只等他看完后,给出反馈。

朱盛昌呢,他给自己倒了杯水,慢悠悠喝了起来。

一个小时后,值班编辑见他还在看,都觉得奇怪。

他们都是经验老道的编辑,从手稿的厚度就能看出端倪,知道胡为民的这部作品最多就是中篇小说长度。

有个五六万字了不得,以他们阅读的速度,看一部中篇,花费一个小时时间已经是多的。

又过了半刻钟,那位编辑终于放下手稿。

他摘下眼镜揉了揉发红的眼眶,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见时钟的滴答声,所有人都盯着他颤抖的双手。

“老李,怎么样?”朱盛昌放下茶杯,声音里带着胜券在握的从容。

老李深吸一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稿纸边缘:“我看了三遍...第一遍看故事,第二遍看人物,第三遍...”他的声音突然哽住,“看那个吹长笛的何小萍,在战地医院给伤员演奏时,纱布渗血的描写...\"

编辑部的电风扇吱呀转动,吹起稿纸的一角。

另一个编辑忍不住凑过来:“真有这么好?”

“你们自己看吧。”老李把手稿推向同事们,“小说写的特别真实,作者绝对接触过在部队待过的人,要不然有些细节不是普通人能知道的。”

朱盛昌看着几个脑袋凑在一起,轻笑一声:“我听为民说,他的这部小说就是以他的一个朋友为原型进行创作的...”

“怪不得。”

“这就解释的通了。”

“好是好,就是太残酷了。”老李感叹道。

朱盛昌看向众人,语气格外的沉重:“这就是战争,战争本就是残酷的。我们生活之所以能不受影响,就是因为在边境,在前线,有无数战士们在浴血奋战。”

话音落下,编辑部众人想到千里之外还未停歇的战争,心里都沉甸甸的。

女编辑受不了这种气氛,她走到老李身边,“李老师,让我也看一看吧。”

老李把手稿递给她。

当女编辑看完,她的眼镜已经变得红彤彤,手帕也早已被泪水打湿。

接着是剩下的人。

当所有人都看完,朱盛昌慢条斯理地整理着稿纸:“现在信了吧?这部《芳华》,写的不只是文工团的青春,里面还有战友情,更有牺牲精神。”他特意停顿了一下,“而且,你们发现没有?胡为民这次写女性视角,比《甜蜜蜜》还要细腻动人。”

“老朱!”老李突然转身,“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复审和终审!这样的作品,早一天发表都是读者的福气!”

次日,正常上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