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罗相的担忧(1/2)
韩王府内,鎏金烛台上的火苗忽明忽暗,将姜恒的面容映照得阴晴不定。
当听到姜临向蛮族提出的三个苛刻条件时,他先是一愣,继而爆发出一阵张狂的大笑,震得房梁上的积灰簌簌落下。
“妙!妙极了!”他猛地拍案而起,明黄龙纹长袍扫过案几,将堆积的文书掀翻在地,“姜临这是自寻死路!云岭十六州、二十万两黄金、质子……这等条件,就算蛮族甘愿俯首称臣也绝无可能答应!”
一旁的谋士李德安躬身附和,眼中却闪过一丝忧虑:“殿下,姜临向来心思缜密,此番如此行事,会不会另有算计?”
姜恒却不以为然,一脚踢开脚边的铜炉,龙涎香的烟雾瞬间弥漫开来:“他能有什么算计?不过是被军功冲昏了头脑!只要和谈破裂,边境战火重燃,本王倒要看看,他如何向父皇和满朝文武交代!”
说罢,他从袖中掏出一卷密信,那是边疆守将暗中送来的消息——蛮族正在集结兵力,大有反扑之势。
与此同时,宰相罗明煦的书房内,檀香混着墨香萦绕不散。
这位两朝老臣正对着案头的和谈条件愁眉不展,手中的狼毫在宣纸上反复勾勒,却始终落不下一个字。
窗外的梧桐树被夜风吹得沙沙作响,几片枯叶飘落,正落在那份写满苛刻条款的文书上。
“大人,如此条件,恐怕会将蛮族逼上绝路。”管家小心翼翼地递上一盏热茶,“边疆刚经历大战,粮草军械尚未补足,若真的再起战事……”
罗明煦抬手打断,苍老的面容上满是疲惫:“我岂会不知?可姜临此举,分明是将朝廷架在火上烤。韩王那边必然等着看笑话,若不及时阻止,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罗明煦的马车已停在了翠云居门前。
亲卫通报后,他踏着青石小径步入庭院,却见姜临正在演武场练枪。
断龙枪裹挟着凛冽的罡风,每一次刺出都在地面留下半尺深的枪坑,远处的箭靶更是被震得粉碎。
“殿下好枪法!”罗明煦驻足喝彩,却见姜临收枪而立,身上未着甲胄,一袭素衣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倒比平日更多了几分洒脱。
“罗相大驾光临,不知有何指教?”姜临抬手示意下人奉茶,目光却始终落在远处尚未消散的烟尘上。
罗明煦接过茶盏,却未饮一口,开门见山地说道:“老臣此来,是为和谈之事。殿下提出的三个条件,虽扬我国威,却恐激起蛮族拼死反抗。如今边疆未稳,百姓疲敝,若再动干戈……”
他话音未落,姜临已轻笑出声:“罗相是怕和谈不成,影响朝廷根基?”
“正是!”罗明煦猛地起身,袍袖扫过石桌,“二十万两黄金、五万匹战马,这等数目就算是我大梁国库也难以承担,更遑论战败求和的蛮族!云岭十六州本就是两国相争的要地,强令割让,无疑是要他们的命!”
姜临却不慌不忙,指尖摩挲着杯壁上的暗纹:“罗相可知,蛮族为何突然求和?”
不等对方回答,他已起身走向墙边悬挂的地图,指尖重重按在云岭十六州的位置,“三个月前那场大战,我军虽胜,却也折损了七成粮草。而蛮族看似败退,实则保存了精锐骑兵。他们此番求和,不过是缓兵之计,待时机成熟,必然卷土重来。”
罗明煦神色微变:“既如此,殿下更不该提出这等苛刻条件,以免……”“以免逼得他们狗急跳墙?”姜临突然转身,眼中闪过一抹寒芒,“正是要他们跳!若不趁着现在撕破脸,等他们休养完毕,边疆百姓又要承受多少战火?罗相可知,昨夜已有人送来密报——蛮族正在边境秘密调动三万铁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